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5章 三人來查案,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周神都洛陽,通天宮。
武則天面南背北居中而坐,張氏兄弟隨侍左右。
梁王武三思、河內王武懿宗、建安王武攸宜,太平公主李令月,內舍人上官婉兒、清邊道大總管狄仁傑盡皆在座。另外,還有當朝五位宰相:婁師德、蘇味道、李嶠、魏元忠、崔元綜。
崔耕是最後一個進來的,見這麼多大佬同時在座,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涼氣。與眾人見過禮之後,他就眼觀鼻,鼻觀口,如同老僧入定了。
但武則天卻不肯放過他,道:“崔愛卿,關於論功行的案子,你怎麼看?”
“我?”崔耕道:“這裡有陛下、有朝廷宰相,大周秦王和公主,以及狄總管,哪輪得著微臣說話,我聽著也就是了。”
“嘿嘿,崔著作這麼說,就太謙虛了。”張昌宗陰陽怪氣地道:“控鶴監雖然主要是給陛下提供供奉,但監察百官的職責可沒去掉。你崔耕為右控鶴監監正,洛陽出了這麼大的案子,難道就沒什麼想法?”
崔耕對張氏兄弟可不客氣,看向張易之,反問道:“張少卿還是左控鶴監監正呢,照你這麼說,他對這個案子也很有想法?那不如說出來,讓大夥聽聽。”
張易之道道:“我當然……”
“嗯?”
武則天輕哼了一聲,張易之不敢言語了。
然後,女皇陛下才語重心長地道:“崔愛卿,不管怎麼說,論功仁是你的弟子。說句不好聽的,這個案子能不能查清真相併不重要,最重要的還是讓論功仁滿意。所以,這次論功行的案子,你還真的當仁不讓。”
婁師德也道:“我大周擅查刑名的達官,總共是四人:狄總管、崔著作、徐少卿(徐有功)、張御史(張)。現在徐少卿已然過世,張御史稱病不出,朝廷也只能拜託狄總管和你查辦此案了。”
得了!
看來是這些大佬都商量好了,只是把自己叫來,告訴結果罷了。
崔耕道:“那這個案子,就交給下官就和狄大人查辦了?”
武三思道:“誰不知你崔著作和狄總管交情甚篤?你們若是串通一氣,私放人犯怎麼辦?所以……陛下有旨,還要加上本王監督,咱們三人共同查辦此案。”
……
……
從皇宮出來,三人先簡單的碰了個頭,瞭解了一下此案的大概經過。
論功行的屍體是在洛水河邊的一個小樹中找到的,致命傷是中了一劍。那把劍小巧玲瓏,鑲金嵌玉,一看就不是凡品。
崔耕道:“看來,這把劍的主人就是兇手了。”
狄仁傑道:“不錯,老夫也是這麼判斷的。”
“那這把劍,狄大人準備怎麼查呢?”
“崔著作以為呢?”
“對於這種案子,當然是守株待兔了。”
“真是英雄所見略同,老夫也是這麼想的。”狄仁傑看向武三思,道:“河內王,你以為呢?”
武三思漫不經心地道:“二位莫打什麼啞謎了,需要本王做什麼,本王一定盡力配合。”
“好,要的就是梁王千歲這句話。”
……
……
論功行的案子,交給狄仁傑、崔耕和武三思查辦,這件事只有當朝的幾個朝廷大佬知道,對外卻還是宣稱交給刑部處置。
當即,武三思傳下命令,在洛陽各處張貼告示,懸賞能工巧匠,為自己的愛女武雲秀鑄一把劍。這把寶劍的大概式樣,自己已經想出來了,就畫在了告示上。誰有把握把這把劍鑄好了,自己必然不吝重賞。
這把劍雖然精美異常,鑄造難度相當不小,但洛陽的能工巧匠更多,總共有二三十號前來應募。
梁王府,正堂屋。
武三思、崔耕、狄仁傑,盡皆在座,將那些能工巧匠,一個個找來詢問。
“家鄉哪裡?姓字名誰?學藝幾載?為何敢說自己有把握鑄造這把劍?”
那些工匠跪倒在地,老老實實地做答。
不過,可惜了,他們的答案,都不能讓崔耕等人滿意,眼睜睜地看著就只剩下八個人了。
武三思一招手,道:“你們都進來,現在本王只給每個人說一句話的機會,說,為什麼有把握製成此劍。如果能把本王說服了,立賞黃金千兩!”
這可是千兩黃金,一萬貫錢!多了不說,娶上七八房美貌的小妾,那是毫無問題!
財帛動人心,幾個工匠的眼珠子都紅了。
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