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5章 利益驅人上,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弘義身為肅政臺的侍御史,有監察百官,上諫彈劾之權。無論是是朝廷之中還是地方之上,官員們不說都對他禮敬有加,但絕大多數官員對他還是客客氣氣的,就擔心他王弘義以侍御史之職,公報私仇。即便有人嫌棄他白~兔御史的名聲難聽,也至少表面上過得去。
這來了揚州城之後,碰見崔耕這種比潑皮還要潑皮,比無賴還要無賴的混不吝怪胎,連番交手失利,還折損了兒子王大中,已經算自己倒黴透頂了。可沒想到今天,一介小小商賈也敢當眾跟自己呲牙,絲毫不將自己放進眼裡。
這怎麼忍得了?當即,他氣得抬手怒指那個口出狂言的商賈,罵道:“你…你放肆!!!”
可誰知那商賈渾然不懼他,跋扈依舊,不屑回道:“我看你放肆才對,你知道爺們是什麼人,你就敢這般跟我等指手畫腳?”
說罷,這商賈鼓起雙臂,對身後左右同來的商賈們大叫:“來呀,咱們都跟這位侍御史大人自報一下家門唄,免得他坐井觀天,以為天底下就他王弘義是個人物了!”
“得嘞,我先來,”一名年紀約莫二十出頭的年輕商賈鑽出人群,一指自己的鼻子,報道,“某家武用明,乃周國公的隨身伴當,專門替他老人家處理名下產業和買賣。此番奉我家主人之命來揚州。王侍御史,周國公說話好使不?”
周國公武承嗣?
王弘義的面色,瞬間呆滯。
這時,又有一名中年商賈走了出來,道:“在下武禮,乃梁王府的管家,也是奉我家主人之命來揚州尋崔縣令商討大事。不知我們家梁王千歲的話,在王侍御史跟前好使不好使呢?”
梁王……武三思?
王弘義呆滯的表情再次動容。
“在下李全,乃太平公主府邸的跟前使喚人,此番也是奉殿下之命來揚州尋崔縣令!”一名面相頗為俊俏的商賈,很是傲嬌地走了出來,連看都沒看王弘義一眼。
太平公主?
王弘義倒吸一口涼氣,暗道,怎麼她也攙和揚州的羅城之事了?
“在下劉福泉,乃戶部尚書……”
“……”
一幫人逐一湧上前來自報家門,幕後的主子無一不是朝廷顯赫和權貴,已經把王弘義震驚得張大著嘴巴,久久合不攏。
不過以王弘義的聰明勁兒,很快就想明白這些權貴顯赫的門下爪牙,為何不在長安待著,統統齊聚在千里之外的揚州城了。
無非一個利字。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敢情他們幕後的主子們都是衝著興建羅城這個生財聚寶盆來的。
有這些人在這裡攙和,王弘義知道今天跟崔耕是談不出個子醜寅卯來,而且這些人的主子,沒一個是他能得罪得起的。
他心裡打起了退堂鼓,強笑一聲,拱手抱拳道:“那啥,王某真是有眼不識金鑲玉,哈哈,一場誤會!既然諸位貴人都來尋崔縣令商談要事,那本御史就不佔用崔縣令的時間了。”
說著話的功夫,他連連衝左右手下打了眼色,示意他們趕緊將崔日用押走,準備找機會再威脅崔耕,迫使他答應給他一面城牆的工程。
但崔耕豈能讓打這個如意算盤,上前一把攥住他的胳膊,然後衝封常清使了眼色,讓他將崔日用先護住,莫要被人帶走。
王弘義心裡一虛,卻不知崔耕打得什麼主意,難道他就不怕崔日用事情敗露,當眾出醜,辱沒了博陵崔氏的名聲嗎?
果然,崔耕真的就是這麼想的,只聽他對小和尚說,讓他當著眾人面說一說事情經過,並將他昨日所見到的也說一說。
小和尚很機靈,繪聲繪色地講起了崔日用被麗競門的人冤枉,嫖妓不給銀子的事兒,並言之鑿鑿,自己昨日親眼所見,崔日用是被人擄走的,是被人誣陷的。
除了崔日用這個苦主臊得低下頭不敢見人之外,那些商賈一個個面呈會意之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紛紛彼此點了點頭。
最後,太平公主的門下客李全第一個發聲,擲地有聲地說道:“崔縣令,慧明大師說得是實情。當時不僅僅是慧明大師在場,李某也在場!我也可以作證,崔族正是被歹人擄走的。”
“還有我!”武承嗣的手下武用明也附和道,“當初我就跟李全兄弟在一塊,瞧得真真兒,是被人擄走的。”
他們倆這麼一帶頭,可了不得了,到場豪商們誰也不甘落後,紛紛附和起來。
“某家也看見了!”
“對,麗競門的雜碎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