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6章 南北禪宗會(二),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呢,對於普通百姓或者佛性尚淺的兩宗信徒來說,這番辯難就有點淡然無趣了,聽不懂嘛……直聽得昏昏欲睡。
忽然,慧明小和尚陡然提高了聲音,頗為稚嫩的嗓子變得有些尖利,高聲道:“貧僧以為,南北禪宗的最大不同,就在於南宗主張‘頓悟’,而北宗主張‘漸悟’,不知神會師叔以為然否?”
小和尚的師傅是南禪宗的六祖惠能,惠能與神秀都是五祖弘忍座下弟子,而神會和尚又是神秀和尚的師弟,南北禪宗又皆屬禪宗一脈。這麼算起來的話,小和尚稱年紀頗老的神會一聲師叔,倒也說得過去。
神會和尚聞言,點頭隨意答道:“你這麼說,倒也不算錯。”
可他這麼不假思索的一回應,就算墮入了崔耕和慧明小和尚的彀中。
因為南禪宗強調頓悟成佛,用不著艱苦修行,某天透過一種機緣,突然開竅,就成佛作祖了,這多輕鬆省力啊。
他北禪宗既然主張漸悟,就比較苦逼了,你得慢慢修持,十餘年,二十餘年,乃至一輩子,都不見得學有所成。
這兩種法門到底哪種比較厲害,在高僧的眼光中當然是各有千秋。
但尋常的信眾和普通老百姓們會怎麼選,那還用問嗎?
當然是撿輕鬆,又能成佛的啊。能學孫悟空一個筋斗雲十萬八千里,直接蹦達到西天小雷音寺,又何必徒步十萬八千里,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再取得真經成佛呢?那也太累了!
勝利的天平,儼然已經朝小和尚開始傾斜了。
慧明小和尚當即趁熱打鐵,又提出了他們南禪宗的慧能大師才是五祖的佛統正朔衣缽繼承人,至於北禪宗的神秀,呵呵,不過是競爭不過,自立門戶的旁門左道罷了。
講罷不等神會反駁,便又講了他的三條論據,其一,在傳法信物上,慧能有弘忍所傳衣缽,而神秀則沒有。其二,禪宗自從初代祖師開始,講究的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神秀已經偏離了祖師的本意。第三,在與皇室的關係上。從達摩到弘忍,都不貪戀富貴,即便皇上有詔,也會拒絕,而神秀和尚卻戀棧紅塵,受封為國師。
這三條皆是正理,尤其是信物一說,更是讓神會和尚當即啞口,辯無可辯。
當然了,作為神秀大師的師弟,舌辯的功夫自然是有的,不過是被小和尚打個措手不及,給他充足時間,他也能從別的角度對小和尚的論法逐一加以駁斥。
但慧明哪裡會給他緩衝的時間,繼續趁勢追擊,使出了今天這場辯法大會的殺手鐧,也就是崔耕前些日給她講的那兩個佛偈的故事。
末了,他還加了一樁自己在廣州法性寺親身經歷之事。
他說自己到了嶺南之後,有一日掛單在廣州法性寺,見寺中僧人辯論“風動”還是“幡動”,他便上前與他們相辯。他直言,既非風動,也非幡動,而是“心動”!當時在廣州引來一陣轟動!
不得不說,慧能小和尚的這幾個故事簡直太拉風了,頃刻間,就幫他辯法大會現場贏獲了不少粉絲。
無論是那個“明鏡亦非臺”的佛偈,還是“既非風動也非幡動,而是心動”,對於普通訊眾和百姓而言,簡直是太有逼格,太有殺傷力了。
神會和尚見勢頭已然不對,卻一時也無法駁斥,心中頓生無力迴天之感,屢次欲要張嘴,話到嗓子眼卻又硬生生地卡了回去。
辯個球啊!他本以為慧明這小和尚會跟他講佛經來辯論,誰知這小子另走蹊徑,居然跟老百姓連講了兩個逼格滿滿的故事。
慧明小和尚見神會的窘狀,臉上更是浮著一抹淡淡的裝逼,也不再咄咄逼人,而是擺出一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博大~胸懷,淡然說道:“怎麼?神會師叔可是對小僧的話有所懷疑?不打緊,你若有空,可往曹溪山寶林寺一行,向我師尊詢問究竟。以他老人家的佛性和德性,總不會說誑語的。”
“阿彌陀佛,慧明師侄所言甚善。”
神會和尚雙手合十,躬身一禮,宣佈了這場無遮大會的結束,同時也宣佈了今天他輸了,呃……暫時的輸了。
而此時,臺下北禪宗和尚們紛紛低下了頭顱,儼然今天被南禪宗的一個小和尚搶了風頭,對他們而言是很不光彩的事啊。
“你這小和尚好生無禮!”
正在這時,一直坐在西邊綵棚的王弘義陡然起身,厲聲叱道:“神秀大師乃陛下親封為國師,你如此詆譭北禪宗,置當今陛下於何地?你就不怕給南禪宗帶來滅宗之危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