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3章 忽然炙手熱,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些日子,崔耕給張潛獻計,提議張潛以揚州刺史的名義修建羅城擴建城池。
張潛雖然做人不厚道,做上司也不地道,為老不尊又好~色,但他的政治眼光還是有的,不然也不能爬到如今這個位置。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兼揚州刺史,這絕對是含金量十足的封疆大吏!尤其是兼管七州軍政的大都督府長史一職,那是給個戶部侍郎都不換的土皇帝啊。
所以,當時一聽崔耕的提議,他就直覺這不僅是一項引人矚目的政績,更是一樁青史留名的工程。於是想也不想,當場便一口應承了下來。
但事後張潛漸漸冷靜下來,慢慢思索起這樁工程的利弊,越想越覺得有些不對勁,發現自己一時衝動竟被崔耕這小王八蛋忽悠著跳了坑。
他認為,如今是太平盛世,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和監管可不松,不然也不會動不動就派肅政臺的御史下來地方巡查了。在這種大環境下,想要在興建羅城這項大工程裡揩朝廷的油,佔國庫的便宜,就是自己給自己刨坑,斷送自己的仕途前程。
儘管他張潛在揚州算是一把手,還手握七州軍政之權,但絕對稱不上一手遮天。他要受的各方掣肘可不是一家兩家。
像興建羅城這種宏大的工程,至少要幾年的光景才能竣工。但按照大唐律法,地方百姓承擔徭役的時間是有限的。工程總不能一年就幹倆月吧?剩下的時間沒有徭役就歇著?那這羅城恐怕修到他張潛作古進棺材了,都無法完工。人都掛了,還要個毛線的政績啊?
沒有了徭役,只能花銀子去招募勞力,這一下子出現了這麼大的人力缺口,可不是什麼小數目。尤其是工價,到時候肯定是打著跟頭的往上翻啊!人工也就罷了,還有各種工程建築材料呢,被各路豪商抓在手裡,還是得被狠扒一層皮。
這些都不是最令他苦惱的,畢竟是朝廷的錢,也不花他張潛一文錢的私房錢,花著也不心疼。
令他最最苦惱的問題是,人情這碗麵,太他媽難吃了,任他張潛再怎麼狡猾如狐,也繞不過人情這一關。
要知道,自打興建羅城之事傳揚出去之後,各方的達官貴戚也打起了包攬修建城牆的主意。
而且短短時間,這些人已經透過各種渠道向他刺史府報價了……尼瑪,比他刺史府預算的合理價格翻了數倍,這些人真是吃人血不嫌腥臊啊。
在各路達官貴戚中,博陵崔氏在裡邊都算小傢伙,可也不是他能得罪駁情面的。
像什麼太平公主的心腹啊,如今風頭最勁的宰相李昭德的管家啊,武三思和武承嗣的家人啊,甚至太子李旦都偷偷派人來接洽……
這些人中,哪一路都不是他能得罪的,但工程到底交給才好?順了哥情失嫂意,張潛已經苦惱的連著幾天幾夜沒睡好覺了。
處世圓滑的他,本著誰也不想得罪的心思,最後仔細一琢磨,得了,崔耕在拆遷這事兒上不是乾的挺好的嗎?另外,這修建羅城主意也是他出的。解鈴還須繫鈴人,這個差事也交給他吧。
於是乎,他這個堂堂三品大員的刺史大人,紆尊降貴來到江都縣衙,又將皮球踢給了崔耕。
……
崔耕聽完之後,臉頰一陣抽搐,趕忙擺手拒絕道:“別別別,刺史大人您還是另請高明吧,不帶你這麼坑人的。這些人大人您都得罪不起,那下官就更得罪不起了,你這不是硬要把下官往火坑裡……”
“咳咳,崔二郎,此言差矣!”
張潛的老臉微微一臊,馬上又變得一本正經,說道:“此事崔縣令不得推諉,本刺史篩遍了揚州官場,發現只有你最為合適,勿復多言。”
崔耕急了:“大人,下官到底哪裡合適了?我改還不成嗎?”
“好啦,這事兒就這麼定了,怎麼著?難道本刺史還指使不動你這個江都縣令了?”張潛面色一沉,見軟的不行,索性直接硬性攤派了。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崔耕總不能硬肛到底,說不接就不接吧?他怏怏地耷拉著腦袋,吱唔看一聲是。
張潛知道自己這事兒幹得不厚道,畢竟崔耕在他手底下替他立下過不少功勞。遍數整個揚州及轄下各縣的官員,也只有崔耕最能替他分憂了。總不能讓手底下能幹的人老受委屈,老接急茬硬活兒吧?時間久了,誰還願意替他張潛辦事?
於是,他話鋒一轉,勉勵道:“崔縣令,你替本刺史幹好這樁事,事成之後本刺史不會忘記你的功勞。本刺史知道這件事情上,是委屈你了。這樣,你要什麼樣的補償,本刺史現在就可以當場拍板,先滿足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