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5章 人面映桃花,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曹月嬋,你講不講規矩?是我先說的,先來後到。”
曹月嬋寸步不讓,意味深長道:“真論起先來後到這個規矩,盧娘子恐怕差的遠哩。”
……
媽的,又掐起來了!
眼看著二女之間的火藥味越來越濃,崔耕趕緊出言相勸。
可很快就引火燒身了,二女非要他作詩一首不可,至於獻給誰他倒是可以自由斟酌。
很顯然,先獻給誰都是在找死啊!
崔耕被擠兌得焦頭爛額。
為難之時,他靈機一動,突然指著遠方的一處宅院道:“在這裡,曾經發生過一段曲折離奇的姻緣故事哩,不知二位想不想聽?”
“什麼故事?”果然,愛情故事都是女人心中的主旋律。
“這個故事可不短,你倆可得有點耐心,不要我講著講著,你倆又掐起來。話說……”
相傳幾十年前,有個叫崔護的名士,三月三在來此郊遊踏青,整好來到這所宅院前。
當時他非常口渴,就叩門求飲,一個非常漂亮的小娘子給他開了門。崔護雖然一見此女就心生愛慕,但他要參加朝廷科舉,怕談情說愛影響了用功,就把這份愛慕藏在心裡。
第二年,他金榜題名故地重遊,卻發現院牆如故,門窗鎖閉。
於是乎,崔護就在門上提詩一首:“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提完詩,崔護便悵然而去。
可沒想到,一個月後就有個老者找上門來,大罵崔護:“你這混賬王八蛋,可把我女兒害死了。”
崔護不明就裡,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那個小娘子對崔護也是一見鍾情,時常盼著與他再次相會。可巧了,那年三月三,小娘子走親戚去了,二人緣慳一面。
小娘子回到家後,看了門上的那首提詩後,便相思成疾,險些香消玉殞。
他爹見不是事兒,這才來找崔護算賬。
那還有啥說得,最後崔護娶了那個漂亮的小娘子,和和美美的過了一輩子。
二女聽完了,既為故事所感動,又深感那首詩寫的精彩絕倫,一時沉湎其中。
至於擠兌崔耕做詩的事兒,當然也被二人忘到了九霄雲外。
正在崔耕自以為得計,暗讚自己反應機敏之時,曹月嬋陡然回過味兒來,疑道:“不對吧,這裡不就是桃花溪嗎?那崔護直接喝溪水不就行了,為何要去小娘子家裡討水喝?”
“呃……興許是他故意搭訕。”崔耕趕緊給自己的故事打了一個補丁。
盧若蘭也是搖頭質疑道:“還是不對,這首詩寫得如此之好,早應該眾人傳唱,怎麼妾身從未聽說過?”
這下,可把崔耕問住了。
因為這個故事並非發生在這裡,更非發生在之前,而是發生在之後,差不多百年之後的唐末時期。發生的地點也不叫桃花溪,而是在長安南郊,講得是詩人崔護進長安參加科考落第之後,在長安南郊偶遇一個美麗女子的故事。故,這首詩在歷史上大名鼎鼎,叫做《題都城南莊》。
不過被問得啞口無言又能怎樣?
那就不要臉的承認唄!
只見崔耕賊嘻嘻一笑,指著自己的鼻子,說道:“好吧,本官承認,這個故事是我編出來的,不過這詩……可確確實實是我做的哩。怎麼樣?兩位小娘子該脫鞋了吧?”
就這樣混過去了?
二女被崔耕的無恥驚了個目瞪口呆,一時語噎。
正在這時,崔耕突然發現遠處有喧譁動靜,大呼一聲:“快看,有人來了!”
這次可不是忽悠,但見遠方的大宅院內走出來一夥人。
看得出來,這幫人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衝著崔耕這邊來的。
為首一人是個老叟,滿臉皺紋堆累,白髮蒼蒼,慈眉善目,拄著一個龍頭柺杖。
帶著衙役巡弋的宋根海也發現了遠處的異樣,小跑過來,對崔耕拱手道:“大人,這老頭叫鄭則常,整片桃林都是他家的產業。卑職就是透過他,才替大人找了這麼一處好地方。”
敢情是此地的主人來了,崔耕也沒有託大,待著老叟鄭則常走近,起身與他相見。
寒暄了幾句之後,鄭老頭看了看曹月嬋和盧若蘭,暗讚一聲倆女的沉魚落雁之美,對崔耕恭維道:“恰逢上巳節,崔縣令能得如此佳人相伴,真是豔福不淺啊。”
老頭的話,崔耕心裡聽著倒是挺美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