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8章 相約無定期,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媽的,倆個賤~人!
崔耕氣急,從袖兜中掏出了幾片金葉子,遞了過去道:“夠你們花天酒地幾天了吧?去去去,別理我,本官煩著呢。”
“別別別,我們哥倆不是向大哥要銀子。”鄭和崔並沒伸手過來接金葉子。
崔解釋道:“小弟的意思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大哥能不能帶我們哥倆發上一筆財啊?不然總不能跟大哥你伸手要銀子話吧?”
崔耕現在哪有心思帶他倆找什麼來錢的路子啊?微微皺了下眉,揮揮手道:“發財的路子哪是那麼好找的?行了,你們先回吧。有機會的話,本官自會通知你們的。”
敷衍,逐客之意,已然明瞭。
足見此刻崔耕的心情極度不佳了。
如果崔和鄭再聽不出來,再不識好歹,那他倆就是棒槌了!
崔輕輕扯了一下鄭的袖子,示意離去。
轉身之機,他忽然注意到了几案上的那塊美玉,驚咦了一聲,面色有些不對,問道:“大哥,這塊玉不錯,您是從哪得來的?”
崔耕隨口一答:“這是本官的祖傳之寶。”
“祖傳之寶?”崔把那塊玉拿過來仔細端詳,突地身子微微一顫,激動地叫道:“祖傳之寶好啊!大哥,哈哈,我叫你一聲大哥,果然沒有叫錯!”
崔耕白眼一翻,道:“我說崔,你他孃的不會是打我這塊美玉的主意吧?告訴你,想都別想,叫一萬聲親大哥也沒用。”
本來就是嘛,現在崔秀芳飄然離去,這塊美玉可是崔耕唯一的念想了,誰也別想打這塊美玉的主意。
崔不迭搖頭,道:“不不不,大哥你可是把弟弟我想差了!您這塊祖傳之寶的美玉可是大有來歷啊,大哥,小弟跟你細細道來,你聽罷便知!話說兩百多年前,我們博陵崔氏出了一個……”
話說兩百多年前,博陵崔氏出了個了不得的人物叫崔挺,官至光州刺史。
當時掖縣有個人,年過九十,腳踏板輿來到光州。自稱少時曾經得到一塊美玉,四寸見方,日光下光彩照人,乃是無價之寶。自己怕人覬覦,就把這方美玉藏在海島,至今已有將近六十年了。
這九十老叟說,崔挺把光州治理的很好,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百姓安居樂業。所以,真心實意地想將此寶獻給崔刺史。
崔挺為官清廉,自然推卻,言道,他不能私下收受老叟所獻之寶。
崔挺當時說了一句千古名言:“昔無楊震之金,今豈有崔挺之璧?”
後來見著老叟堅持,誠意拳拳,崔挺便派船隨老者出海取了那塊美玉,親自上表將玉送到京城。
此事人盡皆知,史有所載。
不過這是世人所知的歷史,其實私下還有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世人只知崔挺為官清廉不肯私相收手美玉,卻不知崔挺也是凡夫俗子,蓋因那塊美玉實在是太曠古爍今,太世間罕有了。他最後見派出去的人取回美玉回來後,心中不禁有些後悔,此等人間美玉,若是這麼獻上去委實有些可惜了。
於是乎,他就把那塊玉石藏了起來,李代桃僵,尋覓了另外一塊遜色一些的美玉,獻給朝廷。
至於這塊絕世美玉,他在上面刻了一個“崔”字,準備作為傳家寶,傳給後世子孫。
然而,好死不死的是,崔挺晚年有一個非常寵愛的小妾,為主母所不容。
眼看著那小妾身懷有孕,再留在家裡就有一屍兩命的風險,崔挺就給了那小妾一筆錢,讓她遠走高飛。
那小妾在臨走之前問道:“若是妾身生個女孩也就罷了,但若是生個男孩,日後該如何認祖歸宗呢?”
崔挺一咬牙,把那塊美玉拿了出來,道:“這就是信物!”
可是,直到崔挺臨死前,也沒人拿著美玉前來相認,老頭子死不瞑目,把這事告訴了族人。
當然了,留下這塊美玉,在當時可是犯了欺君之罪,哪怕如今改朝換代了數個王朝,崔家也沒敢宣揚此事,畢竟這事兒當年崔挺做得挺不光彩的,有損博陵崔氏的名望。
所以博陵崔氏的後人也就沒敢找那個孩子,只是有這麼個故事,在家族裡流傳。
……
聽完崔的故事,想著這塊美玉的真正主人,崔耕已然斷定崔秀芳便是崔挺的後人,博陵崔氏的族人。
但他不想將崔秀芳之事告訴崔和鄭,要知道崔秀芳如今乾的可是殺人的買賣,向這倆賤~人露了口風,給她帶來不必要的危險怎麼辦?
隨即,崔耕微微撇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