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四),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崔耕見眾人一臉悲色,就連宋根海這種人都站在那兒低著頭,偷偷抹淚。他不由樂道:“媽的,你們就吃定了老子去了會死啊?好啦,都別愣著了,根海,我餓了,你讓下面的人幫我弄點吃的。”

接著,他又對其他人招招手,說道:“走吧,都進我書房來。孤身進賊窩,涉險歸涉險,去之前我還是要先做一些安排佈置,也好讓你們到時候該如何策應我。”

與眾人計議佈置一番過後,吃完了廚房送來的東西墊補了肚子,他才讓眾人下去。

至於他自己,趁著天還沒黑,先去一趟刺史府找張潛。畢竟此事也離不來張潛的相助。

……

……

刺史府。

客廳裡。

張潛一聽崔耕說完,目瞪口呆,這冒這麼大的險,有些不理智啊。不過眼下要想救出那幾十個孩子來,貌似也只有這個辦法了。

這一次不僅崔耕亞歷山大,就連他這個揚州刺史,一旦真如崔耕所說,城頭之上掛上幾十個孩子的腦袋,恐怕他也要跟著吃朝廷的瓜烙啊。

事關他張潛的個人前途,又見著崔耕心意已決,張潛樂得做個順水人情,說道:“崔縣令啊,你說吧,需要本刺史如何幫襯你,只要你提得要求不過分,本刺史又能做到的,本刺史儘量幫你!”

隨後,崔耕便逐一跟張潛說了他需要的援助。

張潛聽罷委實有些頭大,不過沒辦法,誰讓他這個刺史也有可能會跟著吃瓜烙呢?也只能是儘量配合崔耕了。

當著崔耕的面,他以揚州大都督府長史的名義,傳下軍令調五千兵馬,守住小辛莊周圍三十里的交通要道。

然後又讓人連夜從其他七州抽調三千騎兵,以最快的速度彙集揚州城外,隨時待命。

最後,張老頭為表自己幫忙的心跡,一跺腳一咬牙,召來韋湊。當著崔耕的面宣佈,讓韋湊以保護王御史為名,將如意樓給圍了。話裡話外透著另外一層意思,就是說崔耕如果去小辛莊真出了什麼意外,尼瑪的,你們麗競門就是想連累老夫的仕途前程,到時候老夫就讓你王弘義的如意樓“失火”。

甭管出於什麼目的,張潛能做到這個份兒上,崔耕覺得已經算厚道了。

隨後他告辭離去,回到縣衙。

第二天正午,張潛答應的事情也都悉數做到。就連從七州抽調而來的三千騎兵,已經在趕赴揚州城外的路上,離揚州近一點的,已經抵達騎兵臨時駐地,處於隨時候命狀態。

崔耕見狀,也不再拖沓,騎上一匹快馬,帶上千兩黃金,出了城直奔小辛莊而來。

沒到小辛莊還好,到了小辛莊才知道,媽的,原來徐敬業也不老實,當初在小隱寺講的那個鬼故事純屬騙人。

事實上,小辛莊十年前遭了兵災,全村百姓早就無一倖免。

現在的小辛莊,就是一個完全荒廢的鄉村。

崔耕一路疾行,到了莊外,高聲大叫:“莊子裡有活人沒有?江都縣令崔耕到了!”

“來了!”

功夫不大,隨著一聲叫喊,從村裡走出三個人來。

為首一人穿一身文生公子裝,手持摺扇一把,相貌英俊,氣度不凡。如果不是在這裡相見,崔耕肯定不會將他與臭名卓著的麗競門聯絡在一起。

他身後站著兩個人,都是中等身材,略微發胖,面板黝黑。

崔耕也不下馬,用手中馬鞭揚指對方,單人單騎依舊威風十足地喝問道:“就是你們這幫土鱉寫的那封信,要本官來這裡贖人?”

那文生公子倒也不氣惱,笑了笑,點頭道:“不錯,正是我等。崔縣令,請下馬吧!”

“下馬?憑什麼下馬?”

崔耕冷笑道:“本官單人獨騎前來,已經表明了足夠的誠意,但是你們呢?你們的誠意在哪裡?”

“什麼誠意?”文生公子有些不解。

“當然是讓本官先見見那些孩子。”崔耕道。

一聽之下,文生公子也明白,不讓崔耕見到那些孩子的話,萬一他一怒之下調轉馬頭,揚鞭撥馬就走,自己就什麼都撈不著了。

當即,他轉過去一使眼色,讓身後的兩名漢子前去領人。

功夫不大,一個少年浪和一個小孩被五花大綁,押了過來。

這倆人崔耕都認得,正是李邕和淳于真。

不過崔耕發現,這兩個傢伙的面色倒是沒有想象中的面黃肌瘦,也沒有被鞭撻虐打的跡象,相反面色紅潤,好像過得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