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20章 朝堂突驚變,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則天當政時,把御史臺改為肅政臺,並且一分為二。神龍政變後,所有名稱一應貞觀舊時,肅政臺也改回了御史臺。
然而,左右御史臺卻並未再合二為一。於是乎,現在大唐就有兩個御史大夫,一個是投靠了韋后晚節不保的蕭至忠,另外一個叫蘇。
蘇也是清流一派。
武則天當政時,他是右肅政臺的監察御史。當時,武則天想要誅殺韓王和魯王,便派人對其誣告,並讓蘇查驗。結果,蘇據以力爭,說韓王和魯王並無反意。
結果,武則天拿他沒辦法,直接令其去河西監軍,這個案子另尋他人。
從那以後,蘇名聲大噪,最終做到了右御史臺御史大夫,這一僅次於宰輔的職位。
這一日清早,他還沒起床呢,就被一陣急促地敲門聲所驚醒。開啟門一看,赫然是老僕蘇樂。
“老蘇,何事?”
“郎君您快看看吧,可了不得了。”
說著話,蘇樂已經將兩封信,不由分說,遞到了蘇的手裡。
“我的老天爺!”
蘇稍微一掃,就好懸沒嚇尿了。
原來,這兩封信一封是太平公主李令月寫的,一封信是相王李旦寫的,至於投書的物件,則是前不久被砍了腦袋的衛王李重俊。
至於寫的是什麼?廢話,謀反唄。
上面的落款不像是假的,印章不像是假的,字跡也不像是假的!
這要是一抖摟出去,豈不是要掀起一場驚天大案?
蘇老頭連話都說不利索了,道:“這……這是從哪來的?”
“是有人來咱們家出首。”
“他們是什麼身份?”
“一個是太平公主家的奴婢,一個是相王家的奴婢。這兩個人說,自家主子跟李重俊暗通款曲,合謀造反。自己對大唐一片忠心,就把這書信藏起來了。現在元兇以除,特來出首。”
有陰謀!
憑著多年的辦案經驗,蘇馬上就意識到了其中的問題尼瑪出首就出首吧,還倆人同時出首,他們倆是事先商量好的,還是一夥的?
然而,把這倆人找來一問,人家還真的振振有詞:倆人之前偶然相識,結為了異姓兄弟。沒錯,這次就是商量好,前來一起出首的。
聽起來倒是能夠自圓其說,但問題是,相王和太平公主同時把這要命的玩意兒,給一對結拜兄弟。而且這對結拜兄弟還都把書信昧下了,同時沒被太平公主和李旦發現。這機率有多大?
但話又說回來了,再小的機率,也是有這種可能性。
你蘇不是剛直不阿麼?不是忠臣麼?
現在職責所在,為什麼不調查?為什麼不彈劾?是心裡有鬼,還是……李重俊的同黨?
最後,蘇老頭左思右想,實在沒幫法,就向李顯上了一道秘密奏摺,訴說了此事,並且嚴正宣告自己的觀點:這二人應該是受人指使,汙衊相王和太平公主的,那兩封信也應該是偽造的。
然後……在又一次的早朝上,李顯就命高力士,把這個密奏唸了出來。
然後,李顯淡然道:“太平公主和相王的案子,到底如何處置,大家議一議吧。”
“……”
李令月和李旦沒有具體職司,現在都不在現場。群臣面面相覷,沒人發言。
此時的蘇,則手腳冰涼,意識到了皇帝或者皇后的用心:他們之所以把活兒乾的這麼糙,就是要讓人明確意識到皇帝的傾向,看誰敢做仗馬之鳴?
而那兩個奴婢之所以不去找蕭至忠而是找了自己,就是不讓人以為,這是皇后自己一個人的意志。
相王和太平公主危矣!
想到這裡,蘇將求救的目光,投向了現在的清流領袖崔耕。事到如今,也只有他可能力挽狂瀾了。
事實上,崔耕也有點傻眼。
他暗暗琢磨,在歷史記載中,的確是有太子李重俊的黨羽,不知是為了活命還是立功,向蘇老頭揭發了相王和太平公主。
蘇老頭當然不信,在李顯面前,為這二位求了情。
雖然李顯就把這事兒擱下了,但是原“三思五狗”之一的冉祖雍不依不饒,說李旦及太平公與李重俊合謀造反,理應將他們逮捕審訊。
但是,節操所剩無己的御史大夫蕭至忠表示不同意,道:“陛下廣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乎?況且,相王當初為皇嗣時,曾經固請於則天大聖皇后,以天下讓陛下,此事海內所知。奈何因祖雍一言而疑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