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6章 碑文起衝突,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嗬嗬~~”

武則天此時已經說不出話來了,強努餘力,才發出了兩個含義不明的怪聲。

最終,她伸出手來,抓住了崔耕的袖子,死死盯住了崔耕的眼睛。

御醫郝三水著急道:“扶陽王,則天大聖皇后已經不行了,您給句話啊,要不然,她死不瞑目!”

“嗬嗬~~”武則天又是發出了兩下怪聲,艱難地點了一下頭。

給句話?

崔耕瞬間就秒懂了,這是武則天要自己最後保證一次,保全武家的血脈。

在路上,他已經聽高力士交代清楚了此事的來龍去脈。

按道理說,武則天這樣做,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殊為不智。不過,到了人生的最後,她的腦子恐怕不怎麼清楚了,對這件事放心不下,一定要自己再承諾一次。

崔耕字斟句酌地道:“微臣對陛下一片忠心,您原來說的那件事,我一定替您辦到。”

“嗬~”

武則天的手終於鬆開,雙眼慢慢合上,腦袋無力地往旁邊歪去。

崔耕到底答應了孃親什麼?這倆人之間到底有什麼朕不知道的協議?

一絲陰霾從李顯的心頭升起。

當然了,現在顯然不是想這個問題的時候。李顯一使眼色,御醫郝三水上前探了探武則天的鼻息,帶著哭腔道:“則天大聖皇后……大行了!”

“孃親啊!”

“姑母啊!”

……

大殿內頓時哭聲一片,一代女皇武則天就此闔然長逝。

武則天薨逝,李顯作為孝子,也得“丁憂”。當然了,除了開國皇帝外,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的老爸老媽,沒道理死了孃老子就三年不處理政務了。

這裡有個折衷之計,“以日代月”。守孝從籠統上講,是三年,從細緻上講,是二十七個月。

所以,皇帝要守孝二十七日。在這二十七天裡,先停朝三日而後聽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起日釋服。

需要說明的是,李顯在“停朝三日”裡,是讓魏元忠代替自己處理政務,這就是把他看作宰相之首了。

在宣佈了武則天賜魏元忠“食實邑百戶”的遺旨後,魏老頭跪倒在地,涕淚縱橫,不能自已。

清流派看到之後,紛紛嘆息:“事去矣”!

那暗含的意思,就是魏元忠以後勢必看在武則天的面子上,不觸動諸武的勢力。朝堂上的風向,再次偏向到了武三思這一邊。

一個月後,宣政殿內,又一次朔日大朝拜。

這種大朝拜,一般就是禮儀性的,決定不了什麼政事。不過,有些特別重大的事,還必須在這種大朝拜的時候進行。

比如今日之事。

李顯和韋后面南背北,並排而坐,群臣文東武西分列兩廂。張柬之、袁恕己、崔玄、敬暉、崔耕,這五位新鮮出爐的王爺,紫袍玉帶,站在佇列的最前面。

朔望日大朝會,是五個人少有的,能對朝政發表意見的時候。

李顯道:“朕今日要與諸愛卿議的,是則天大聖皇后的葬禮。尊皇太后遺命,她的屍骨應與高宗皇帝同葬乾陵,就不用另造陵寢了。”

“啟稟陛下,微臣以為不妥。”

清流派的中堅人物,給事中嚴善思首先發言,道:“乾陵的門兒是用石頭做成的,而石門的門縫又用熔化的鐵水密封。如果想再次開啟石門,就必須使用鑽鑿一類的工具,恐怕對高宗皇帝多有驚動。再說了,夫妻合葬並非古制,漢代皇帝的陵墓,就大多數沒有皇后合葬,直到魏晉時期,合葬之風才漸漸興起。陛下可在乾陵旁邊,另選風水要地,為皇后修建陵墓。假如則天大聖皇后和高宗皇帝死後有知,當能在陰間相聚;如若無知,合葬又有什麼用呢?”

其實,還有句話他沒說出來,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武則天在李治死後,玩兒的男人多了,什麼薛懷義啊、張昌宗、張易之啊、薛敖曹啊……等等。你確定,李治被戴了這麼多頂綠帽子,還想跟武則天葬在一塊兒?

嚴善思話音一落,不少人的臉上露出了曖昧難明的笑意。

李顯面色一寒,斥責道:“這是什麼話?民諺有云,孝以順為先。則天大聖皇后既有遺旨,朕為人子,理應遵從。莫非,你想讓朕做個不孝之君嗎?”

嚴善思只是想給李顯找點不痛快而已,他明白,今日的重點還在後面呢。

當即也不爭辯,道:“微臣不敢!”

“不敢就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