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8章 張家重開業,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琚沉吟半晌,緩緩道:“未必就是崔二郎的主意,楊家傳承百年,根深蒂固,很可能是事先在某地事藏了一批琉璃器皿。關鍵時刻拿出來,以收奇效。”
姜皎疑惑道:“那有什麼用?把這批琉璃器皿賣完了,他們不就原形畢露了嗎?”
“但問題是,你怎麼知道,人家的琉璃器皿,到底藏了多少呢?比如現在,他提前七天宣佈要降價銷售琉璃碗,就沒人會買咱們的琉璃了。而七日之後,他降價銷售,咱們跟是不跟?無論如何選擇,琉璃爐都是停不得的。這些琉璃爐日費千金,咱們到底能堅持多久?等咱們自己放棄了,沒有了競爭對手,楊家再徐徐圖之,未必就不能捲土重來。”
李隆基道:“照這麼說,楊家的目的,是打擊咱們的信心?”
“正是如此。”王琚道:“事到如今,就看王爺的膽魄了。要麼跟著楊家一起降價;要麼穩坐釣魚臺,他降咱們不降。待他們沒有琉璃器皿可賣,咱們再乘勝追擊!”
姜皎道:“廢話,當然是選第二條了。儘管讓楊家折騰去,咱們反正有貨在手,完全不吃虧。”
王琚卻搖頭道:“兩條都可以,不過,我卻希望王爺選第一條。”
“為什麼?”
“第二條太緩,弄不好半年後才見效果。衛王李重俊那邊快要發動了,這種情況下,最好是讓崔二郎無暇他顧!相較起來,少賺些錢財,著實不算什麼。”
姜皎不滿道:“什麼叫少賺些錢財啊,這兩個月就是近百萬貫錢砸進去。再降價銷售,咱們每日都是虧的啊。實話告訴你,我家的錢財,為了臨淄王的大業,都花的差不多了。”
“你到底還能籌多少錢?”
“一個月內,最多五十萬貫。”
王琚舔了舔嘴唇,道:“我從岳父那也能籌五十萬貫,臨淄王您呢?”
李隆基對錢財倒是不吝嗇,道:“最近暗堂的收成不錯,一百萬貫,當可勉力為之。”
“這就是兩百萬貫了。”王琚道:“舍不著孩子套不著狼,咱們全砸進琉璃作坊去,徹底把楊家打倒!崔耕不是人稱“點金聖手”嗎?哪怕是為了自己的名望,他也得全力幫楊家想轍啊!”
李隆基道:“那萬一……崔耕真想出瞭解決之策怎麼辦?”
王琚伸出兩根手指,胸有成竹地道:“其一,大不了兩家平分琉璃器皿的市場,咱們的錢還能賺回來。其二,崔耕幫了楊家這麼大的忙,會不會要有所回報?就算他不要,安樂公主能放過?楊家、王元寶、崔二郎、安樂公主,四方關係微妙,這其中的可資利用之處多了。一個處理不好,他崔耕就得名聲不保!”
……
……
七日後,長安東市,張家琉璃坊前。
男女老幼,摩肩擦踵,把張家琉璃坊的門口,堵了個針扎不透、水洩不通。
不怪百姓們如此激動,實在是王元寶受崔耕之命,宣傳工作做的太好了。
首先,他提前宣佈了一百文錢一隻琉璃碗的訊息,不少人要貪這個便宜。
其次,王元寶會搞花樣。不僅貼出了那副不成對聯的對聯,還每日派人在長安各坊敲鑼打鼓地宣揚。
最後,也就是最關鍵的,他在報紙上花大價錢,做個整版的廣告。
原來大周有兩個報紙,一個是《大周皇家報》,一個是《神都時報》,現在又多了個《長安時報》。王元寶同時在《神都時報》和《長安時報》上連打七天廣告,算是非常的大手筆了。
所以,沒聽說過這事兒的長安百姓幾乎沒有,大多數洛陽百姓也得知了此事,前來碰碰運氣。有那機靈的,甚至準備做回“黃牛”。
幸虧長安城內,與楊家合作的琉璃坊不僅僅張家琉璃坊這麼一家,而是大大小小几十家,要不然非得造成踩踏事故不可。
然而,人來了這麼多,誰能買到便宜的琉璃器皿呢?
張家琉璃坊挨個送號,到時候抽籤,抽到誰,誰就能買到便宜的琉璃器皿。大家的機會都是均等的,人們倒也不拼命往前擠。
眨眼間,辰時就到了。
這家店雖是張永仙的,卻是經過商量,由王元寶親自坐鎮。
王元寶一使眼色,道:“開門!”
“開門嘍~~”
在夥計洪亮的吶喊聲中,門閂被取下,“吱扭”一聲,店門大開。王元寶抖擻精神,手持著一個裝滿了籤子的籃子,來到了店外。
店外自有夥計用繩索圍了一圈,維持秩序,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