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0章 祭天大庭爭,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定當無驚無險地接你走。”
有了準日子就好辦了,賀婁傲晴低眉順眼地道:“妾身聽二郎的。”
在崔耕的想法裡,有兩年時間,足以考察賀婁傲晴今日之舉,是不是真心。至於兩年後,有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毫不費力地帶走宮內的任何人,這個承諾實現起來毫無難度。
在賀婁傲晴的想法裡,卻是崔耕給了自己一個終身的承諾。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美麗的誤會
然而,崔耕情場得意,官場就不怎麼得意了。就在他剛剛走出麗政殿後不久,屏風後走出一個人來,正是德靜王武三思。
韋香兒道:“剛才的話,你都聽著了?對崔二郎,你怎麼看?”
武三思想了一下,道:“有好有壞。壞的方面講,他肯定跟咱們不是一條心。但好的方面講,如果你把一切都安排妥當了,非要稱帝的話,他也不會堅決反對。”
“那還要不要繼續對付他?”
“要,當然要啊,不僅僅是他跟咱們不是一條心,關鍵在於,他擋了咱們的人的道兒了。”
“可是,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南郊祭天,不宜多樹強敵吧?”
“要的就是南郊祭天!”武三思陰陰地一笑的,道:“你就請好吧,我保證,不僅能讓你在南郊祭天的時候,當上“亞獻”,還能利用這件事兒,讓崔二郎吃個大悶虧!”
……
……
神龍二年,丁酉,紫宸殿,早朝。
李顯宣佈道:“自從朕登基以來,我大唐天下太平,海晏河清。為感謝上蒼庇佑,朕決定南郊祭天,以皇后為亞獻,眾位愛卿可有意見?”
“理應如此,理應如此啊!”新任的國子監祭酒祝欽明馬上表態。
“你……”
魏元忠聞聽此言,一口老血好懸沒噴出來。
就在前幾天,李顯宣佈,自己之前讓鄭普思為秘書監監正,葉靜能為國子監祭酒,實在是大錯特錯。
事實是明擺著的,還沒怎麼著呢,鄭普思就謀反了。所以,連帶著的,葉靜能也別幹國子監祭酒了,直接領一個三品散官半退休吧。
魏元忠等人非常高興,認為李顯吃一塹長一智,大有明君氣象,大呼“吾皇聖明”。
後來,李顯以祝欽明為新任的國子監祭酒,大家就更高興了。
祝欽明不僅僅是李顯的老班底,而且是大唐少有的明經、進士雙科及第,尤精《三禮》,文名揚於四海。完全可以說,他是標準的清流人物,升任國子監祭酒,對清流派是一個大大的利好。
然而,萬萬沒想到,這祝欽明竟是早就投靠韋后了。
李顯之前哪裡是從善如流,罷去邪佞啊,分明是覺得葉靜能的戰鬥力太弱,換上了學富五車的祝欽明!
果不其然,只聽祝欽明繼續道:“《漢書郊祀志》雲:“天地合祭,先祖配天,先妣配地。天地合精,夫婦判合。祭天南郊,則以地配,一體之義也。”所以,陛下南郊祭天,以皇后為亞獻,實在是天經地義,理所應當!”
“我呸!祝欽明你這個無恥小人!”
太常博士唐紹怒道:“皇后南郊助祭,於禮不合。剛才你說的,那是祭宗廟禮,而非祭天地禮。謹按魏、晉、宋及齊、梁、周、隋等歷代史籍,郊天祀地,從來沒有皇后助祭之事,更別提當什麼亞獻了。”
國子監司業褚無量也幫腔,道:“祭天時只用始祖陪從受祭,並未以始祖母配享,因此皇后不應參與祭天。”
祝欽明面多對這二人的責難毫無懼色,道:“《周禮》大宗伯職雲:“凡大祭祀,王后有故不預,則攝而薦豆籩,徹。”你們倆看清楚,這上面寫的是“凡”。“凡”是什麼意思?不懂嗎?祭宗廟禮和祭天地禮都在其內。你們倆啊,實在是不學無術之至!”
“嘿嘿,祝欽明,真正不學無術的是你吧。什麼叫“大祭祀”?《周禮》有云:凡祀大神,祭大,享大鬼,帥執事而卜日宿,視滌濯,蒞玉鬯,省牲鑊,奉玉齏,詔大號……”
……
簡短截說,祝欽明引經據典,群臣據以力爭,鬥了個天昏地暗、
至於結果?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事兒還真沒什麼結果。反正古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怎麼說怎麼有理。
李顯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待他們爭論了半個時辰之後,忽然輕咳一聲,道:“既然眾位愛卿爭論不休,那就由宰相決斷吧。韋愛卿你說!”
韋巨源是韋后的族人,他會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