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7章 突現豬隊友,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崔耕朗聲道:“蓄私兵、制冕服、祭天地,證據確鑿,足以證鄭普思的謀反之罪。換成別人,早就被誅九族了。然而,到了鄭普思這,陛下卻要將他赦免。這說明什麼?”

“說明什麼?”

“說明“王者不死”。可能,鄭普思就是天生王者,即便謀反事發,也能倖免於難。然而,臣生為陛下之臣,絕不侍二主,還請陛下先斬為微臣,以成全臣的忠臣之名!”

撲哧~~

這番話亦正亦邪,不少人忍不住笑出聲來。

魏元忠也跪倒在地,道:“老臣同樣不願南面侍鄭普思,還請陛下看在君臣一場的份兒上,先斬微臣,以全微臣的忠臣之名!”

“請陛下先斬微臣!”

呼啦啦,群臣跪了一地。

李顯當然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崔耕可以亂說什麼“王者不死”,自己可不能跟著亂表態。要不然,這就不是一句玩笑話了,很可能會影響政~權穩定!

他想了一下,道:“諸位愛卿,大家想過沒有,崔尚書奏報說的,鄭普思有五千私兵之事,並無實證。能查實的,不過是他身邊的五百私兵罷了。要說五百私兵就謀反,也實在太牽強了些。當初太宗皇帝因為“五百義子”處死了勳國公張亮,事後也頗為後悔。況且……”

“怎樣?”

“當初,鄭普思謀誅二張有功,朕賜了他丹書鐵券,恕他十死。總不好說話不算話吧?”

當初李顯賜予的丹書鐵券,並非只給了“五王”,而是給了十六人,鄭普思、葉靜能盡在其中。

他這麼心平氣和的一解釋,魏元忠也不好繼續逼迫了,道:“那依陛下之見呢?總不能發生了這麼大的事兒,還把鄭普思輕輕放過吧?”

“當然不是。朕準備將他流放儋州,其餘同黨盡皆處死,眾位愛卿以為如何?”

“那鄭普思的妻子第五氏呢?”

“也一併流放儋州。”

其實人們最膩歪的,還是鄭普思和第五氏出入後宮,擾亂朝政。要說鄭普思一個神漢造反,還真沒人當一回事兒。

現在,既然李顯做出了這麼大的讓步,大家也就準備借坡下驢了,就連崔耕都覺得可以接受。

然而,正在這時

蹬蹬蹬~~

有個小太監急步跑入了大殿內,道:“左羽林軍昭武校尉辛承嗣,求見陛下!”

李顯納悶道:“昭武校尉?那不是六品官嗎?他有什麼資格上朝?”

“不是的,辛承嗣雖是六品官,卻是護送崔尚書出巡十七州的護衛統領。另外,他還說………”

“什麼?”

“說有重大軍情稟報,要是陛下不召見他,他就要敲登聞鼓了。”

崔耕道:“當初微臣為了迷惑鄭普思,派隨行的羽林軍慢慢趕往潞州,而微臣卻喬裝改扮前往淄州。說不定,是辛校尉發現了什麼,才急著請陛下召見。”

潞州?

李顯對這個地方頗有印象,相王李旦的三兒子李隆基,不就是被打發去潞州擔任潞州別駕了嗎?辛承嗣要奏報的事兒,是不是跟李隆基乃至李旦有關?

他心中一凜,道:“宣辛承嗣上殿!”

“遵旨!”

小太監領命而去,功夫不大,辛承嗣被帶上了大殿。

君臣見禮,不必細言。

待辛承嗣剛剛站起,李顯就迫不及待地問道:“辛愛卿,你說有軍國大事相報,不知到底所為何事啊?”

“啟稟陛下,微臣受崔尚書之命,掩人耳目,慢慢趕往潞州。可剛到潞州,就發現有一夥賊寇五千人,也進入了潞州境內。微臣先佯作不知,然後半夜帶人偷襲了他們的營寨。斬首三百,俘敵四千,生擒匪首張老敢,張水桃二人。”

崔耕高興地道:“五百破五千,辛校尉勇力過人,帶兵有方,真是勇悍之極啊!”

武三思卻有些不以為然,道:“有什麼啊?不就是帶著羽林軍,打敗了一群烏合之眾嗎?有什麼值得誇耀的?”

頓了頓,又指責道:“這算什麼軍國大事?如果此事可以敲登聞鼓,那還有什麼事情不可敲?朝廷也別早朝了,單聽這些破事兒吧,真是豈有此理!陛下,還請治辛承嗣一個小題大做、擾亂朝會之罪。”

很顯然,辛承嗣是崔耕的人,武三思要藉機給他上點眼藥。

當然了,表面上看,辛承嗣的所作所為,也的確有些過分了,魏元忠等人也不好幫著辛承嗣說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柒合

二六五六

贅婿之無敵高手

最終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