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6章 樂極要生悲,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魏元忠道:“呃,不能封爵,可以在其他方面進行補償。”

“怎麼補償?崔愛卿富可敵國,朕就是賞他上千戶食邑,人家也不稀罕啊。”

“可加封崔相之父的為國公,加封崔相之母為國夫人。崔相以自己的功勞和爵位,換取父母的的榮耀,說起來也是一樁美談。”

當初武則天為了酬崔耕解決漕運之功,追封其父為五品朝散大夫。現在魏元忠提出來追封其父為國公,可謂故技重施。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說之前是等價交換的話,現在就有些強買強賣的意思了。

道理很簡單,崔耕為他爹掙一個“五品朝散大夫”的頭銜,已經完全足夠了,再追封為國公,沒什麼現實意義。更何況,這個追封還要崔耕用自己的“扶陽王”和這次所立的大功來換。不過,既然魏元忠拿出“孝道”的大帽子扣下來,無論崔耕和李顯都不好拒絕,

李顯看向崔耕道:“崔愛卿,你以為呢?”

“臣無異議。”

“好,那朕就追封令尊為谷國公,令堂為谷國夫人!至於你麼……就為楚國公吧。”

崔耕道:“謝陛下!”

魏元忠趁機道:“既然崔相都降為國公了,那武姓諸王,是不是也應降為國公呢?”

神龍政變後,李顯已經降了武姓諸王一次爵位了,其中武三思為德靜王,武攸暨為樂壽王,其餘人等俱為國公。

武三思是武則天唯一的侄子,所以受優待。至於武攸暨,則是因為他是太平公主名義上的老公。

還是那句話,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說出來可就太刺耳了。

李顯皺眉道:“那就降德靜王武三思為梁國公,樂壽王武攸暨為吳國公。”

“陛下聖明!”

以魏元忠為首,群臣呼啦啦跪了一地。

神龍政變後,武三思等人依然得掌大權,有識之士無不擔心武氏會捲土重來。現在好了,武三思已死,武攸暨也被降為國公,算了去了大家一塊心病。

不少人看魏元忠的眼光漸漸變了。

說實話,這一年多來,魏元忠清流領袖的位置很不穩當。

一是,吃了人家的嘴短,魏元忠被武則天的遺詔賜予食邑一百戶,也就不太好意思對付武家。二來,宦海沉浮這麼多次,魏老頭年紀大了,委實不想再經歷一次了,所以對李顯和韋后的許多倒行逆施,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兩點加起來,魏元忠行事縮手縮腳,難免被人詬病。酸棗尉袁楚客,甚至直接寫信給魏元忠,指明瞭他的的十大過失,並公告天下。魏元忠也只能是客客氣氣地寫信回謝。

現在,魏元忠一出手就搞掉了全國碩果僅存的三個異姓王,很有點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意思,大家都覺得以前可能是錯怪了魏老頭。

魏元忠的心裡,更是別提多美了,自己的這個主意,既對崔耕和武家好,還順帶得為自己正了名,真是一舉兩得啊!

更高興地是,在這場政變中,武三思死了,大唐朝廷的面貌應該會煥然一新吧。

至於這麼幹對崔耕似乎有些不厚道?算了,時間長了,他會理解老夫的苦心的。

說實話,魏元忠耍的這點小滑頭,崔耕真沒往心裡去,也沒想和魏元忠計較。

然而,他不想計較,卻有人想計較。

頭一位就是韋后,武三思是她的情~人,這死都死了,爵位還無故遭削,韋后心裡那口氣能順的了嗎?

第二位就是宗楚客,他覬覦魏元忠這宰相之首的位置,已經很久了,敏銳地感受了韋后的心思。

至於第三位,則是太平公主李令月。

出了這麼大的事兒,李令月當然不能繼續在明月樓待著了,此時已經邁步登樓。

剛見完禮,李令月就從李顯口中,得知了自己的夫婿被削了王位的訊息。

李顯不想得罪這個妹妹,有意無意地把自己摘出去,將主要責任扣在了魏元忠的頭上。

李令月雖然和武攸暨沒什麼感情,但對這個削了自己面子的行為還是非常生氣的。

她眼珠一轉,道:“敢問陛下,李重俊現在可捉到了?”

“楚國公已經派了長上果毅趙思慎帶騎兵去追,想必過不了多久,就會有佳音傳來。”

“那其同黨呢?”

“已盡皆伏誅。”

“盡皆伏誅?不見得吧。”李令月慢條斯理地道:“據妾身所知,李重俊起碼還有兩個同黨,並未伏法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