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4章 武力難解決,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崔耕強挪釋迦牟尼等身像,也不單單是為了出氣。不管怎麼說,他到吐蕃來,想做出點成績,總要拉一派打一派的。

先前,和尚們要求崔耕為了他們懟王太后,崔耕當然是敬謝不敏。無它,這事兒崔耕不佔理,很容易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但是現在,崔耕為文成公主出頭,這就佔了“大義”,在這其中順手幫和尚們的忙,那就完全沒問題了。畢竟,佛教在吐蕃盛傳三百多年,還是很有些潛勢力的。

一路之上,悟緣和尚簡單介紹了下小昭寺、大昭寺以及苯教之間的關係。

原來,吐蕃和尚共分為兩派,一派來自泥婆羅,以大昭寺的和尚為領袖。三百年前,吐蕃的佛教,就是從泥婆羅傳來的。自從泥婆羅尺尊公主為松贊干布的“覺蒙”(王后)之後,勢力越見龐大。

另外一派,就是來自大唐,以追隨文成公主來到吐蕃的小昭寺僧人為種子,逐漸開枝散葉。

這兩派和尚雖然同屬佛教,但教義有很大的不同,更兼“同行是冤家”,很有些勢同水火。

泥婆羅這一派有個先天的優勢,那就是泥婆羅乃是吐蕃的屬國,吐蕃貴人對其比較放心。大唐實力還在吐蕃之上,吐蕃上層就對小昭寺的和尚比較忌憚了。

如今,小昭寺一派,在吐蕃高層幾乎沒什麼影響,但在下層百姓中還是有一定威望。

那麼,苯教呢?總的來說,苯教先天不足,一直走的是下坡路,對比佛教大大不如。

但是,吐蕃太后沒廬氏赤瑪類,是信奉苯教的,這才有了苯教僧人侵佔據小昭寺之舉。大昭寺的和尚們,對此樂見其成,甚至暗中提供幫助,小昭寺的和尚們恨得牙根都癢癢。

要不是實在被逼得沒辦法了,他們也不至於要求助崔耕。畢竟,這一藉助了大周的力量,縱然得意於一時,也難免被吐蕃秋後算賬。

……

……

不到半個時辰,崔耕等人就到了小昭寺門前。卻見四五十名苯教教徒,已經在寺廟外擺開了陣勢。

為首一人,看年紀在四十上下,身著紅袍,頭戴白色心形尖帽,中等身材,面色發紅,朗聲道:“對面可是大周來的崔相麼?”

崔耕臨來吐蕃之前,也做了些功課。他明白,這種白帽子叫嘎木則傑,非苯教高層不能佩戴,當即翻身下馬,沉聲道:“敢問大師貴姓高名?”

那人的漢語極為流利,道:“吾名德吉央宗,受卓葛雲意大師之命,主持小昭寺。不知崔相帶大軍前來,到底所為何事?”

崔耕道:“原來是德吉大師。本官准備將小昭寺內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等身像,換到大昭寺,還請大師成全。”

德吉央宗搖頭道:“崔相此言大大不妥,既然太后將小昭寺賜予我苯教,就是連同釋迦牟尼等身像一併賜予。到底如何處置此像,乃我苯教的事,崔相不應干涉。”

崔耕眉毛一挑,不悅道:“釋迦牟尼乃佛家大德,貴教保有此像,貌似不妥吧?”

那暗含的意思,大小釋迦牟尼像在哪擺放,乃是佛教內部之爭,關你們苯教屁事!

然而,德吉央宗指著小昭寺牆壁上的壁畫,滿不在乎地道:“崔相請看,這壁畫上的神靈,實乃出自我苯教,那些和尚們還不是安安穩穩地霸佔了小昭寺幾十年?既然如此,我苯教保留釋迦牟尼佛像,也沒什麼不妥的。”

“那怎麼能一樣?”悟緣怒道:“小昭寺乃初代贊普下令所建,上塑苯教神像,也是贊普的意思。我等僧人縱然不願,又豈敢挑三揀四?”

德吉央宗聳了聳肩,針鋒相對道:“這釋迦牟尼像,也是太后所賜,我們苯教,縱然不願,也是不敢挑三揀四啊!”

這就是完全強詞奪理了,松贊干布讓大唐來的和尚們住小昭寺,他們敢不住?但文成公主帶來的十二歲釋迦牟尼等身像,苯教要是給了和尚們,太后能說什麼?總不能要求苯教供奉佛像吧?她到底是哪頭的啊?

不用問,這是苯教和大昭寺的和尚們達成了共識,要為難小昭寺的和尚,不給他們東山再起的機會。

要知道,小昭寺的釋迦牟尼等身像,不僅僅是貴重,而且由於文成公主在吐蕃百姓中地位極高,有很強的象徵意義。

當然了,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仔細掰扯起來,可沒那麼容易說清楚了。

“你……”悟緣一陣語塞,求救的目光看先過了崔耕。

崔耕卻不會落入這個語言陷阱裡,笑話,堂堂的大周宰相,跟一個連苯教首領都算不上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