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4章 新為吊哀使,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昌宗一邊給武老太太敲著腿,一變道:“微臣雖然與崔二郎不睦,卻不敢因私廢公。那崔耕確實有宰相之才,又屢立……”
“說實話!”武則天沉聲道。她才不相信,自己這個小情~人有什麼公心呢。
張昌宗道:“好吧,微臣說實話。我是想……吐蕃贊普赤都松贊已經死了,大周該派使者弔唁吧?按照慣例,應該由宰相前往,不知陛下屬意何人呢?”
“敢情是在這等著朕呢。”
武則天哼了一聲,陷入了沉思。
按照規矩,不是說大周得知了吐蕃贊普身亡的訊息,就馬上派出使者。得人家吐蕃派出“告哀使”前來,說我們的贊普死了,大周才能派出使者弔唁,這個使者叫“吊哀使。”
當然了,若是能趕上吐蕃新贊普登基,這個使者還會代表大周,進行觀禮。
現在,吐蕃的使者還到,大周有的是時間,考慮這個吊哀使的人選。
那麼……派誰去好呢?
張昌宗勸道:“如今吐蕃主少國疑,太后聽政,叛亂四起。若是派遣一庸人前往,不過是例行公事而已。但崔耕屢次出使突厥,建立奇功。若是他往吐蕃一行,說不得就能建功立業,把吐蕃攪合個天翻地覆啊!”
武則天冷笑道:“然而,崔耕既是吐蕃叛臣論功仁的師父,又有傳言,他詛咒死了吐蕃的贊普赤都松贊。若是崔耕到了吐蕃,有個三長兩短的怎麼辦?”
“那不能夠。”張昌宗笑道:“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更何況,現在是吐蕃有求於咱們大周,怎麼敢擅自挑釁?”
“話是那樣說,但吐蕃若是報個暴病而亡,朕上哪去說理去?”
“呃……這個……”
張昌宗知道普通的言辭,說不動武則天,眼珠一轉,道:“安樂公主雙十年華,卻尚未字人,真是讓人費解啊!外面議論紛紛,不光是對崔京兆,就是對安樂公主,乃至陛下,都大大的不利啊!”
這話倒是說到武則天的心坎兒裡去了,淡淡地道:“所以呢?”
“崔耕出使吐蕃,最起碼得三四個月。若是出了什麼變故,就是半年乃至一年都不是不可能。在這段時間裡,您為安樂公主安排一段婚事,不就……讓謠言消散了麼?”
說實話,李裹兒幸福不幸福,武則天才不關心呢。她考慮的是,若崔耕和李裹兒有什麼苟且之事,那倒是沒關係。反正有自己和太平公主”“珠玉”在前,李裹兒這點子風流韻事無非是小巫見大巫罷了。
但是,李裹兒不嫁人怎麼成?你崔耕再大的本事,也不能讓朕的孫女當妾吧?這讓朕的臉面往哪擱?
她想了一下,道:“這個辦法倒是不錯,不過……你確定崔耕出使吐蕃沒危險?”
張昌宗心說,若是真沒危險,我吃飽了撐的,在這勸你,但是嘴裡卻道:“陛下可命安西大都護郭元振聚集重兵於邊境,量那吐蕃人,也不敢輕舉妄動。”
武則天仔細權衡了一番利弊,道:“好吧,就依六郎所言!”
沒過幾天,吐蕃的告哀使到了長安。武則天召見了吐蕃使者一次後,以崔耕宰相,並讓他為吊哀使的旨意,就下達了。
崔耕聽完了旨意,不由得一陣恍神兒。
前來傳旨的太監,正是崔耕的便宜哥哥劉老四。
如果說以前劉老四的靠山,是上官婉兒和武攸緒。那現在,他的靠山就是上官婉兒和崔耕了。
劉老四關切地道:“怎麼?二郎可是不願意出使吐蕃?陛下說了,如今吐蕃朝政紛亂,正是好男兒大有為之時。此次出使,非二郎你莫屬啊!”
“呃,小弟擔心的不是這個。”
“那你擔心什麼?”
崔耕心說,我擔心的是“神龍政變”!算算日子,離著神龍政變,也就一年多了。再者,歷史被我多有改變,這場政變提前發動,也不是不可能。
我若是出使個一年半載的,錯過了這場有驚無險的立功機會,那多可惜啊!
再者,這從龍之功若是得不了,以後武三思陷害“五王”的時候,我說話也不硬氣啊!到了那時候,五王一去,韋后和武三思權傾朝野,我和李隆基還不咋對付,那還有好果子吃嗎?
當然了,這番理由,就沒必要對劉老四解釋了。
崔耕想了一下,道:“本官跟吐蕃的關係,眾所周知。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是張氏兄弟,給陛下出的這個餿主意吧?”
“聽說是有這麼回事兒。”
“那不就結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