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3章 譙王來拜訪,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裹兒問道:“到底什麼寶物?”

崔耕伸出三根手指,道:“第一件寶物,名曰香水,採百花之精華製成,撒在人身上,驅逐蚊蟲,芬芳四溢。第二件寶物,名曰香皂,用之沐浴,不僅遠勝咱們常用的胰子和澡豆,而且清香撲鼻。第三件寶物,名曰胸罩。就是,就是……”

“什麼?”

“就是與此物有關的一樣東西。”

說著話,崔耕已經伸出祿山之爪,往裹兒胸前的那片雪白摸去,道:“此物之妙,遠勝小衣。”

“夫君~~”

李裹兒被他揉得頗為情動,膩聲道:“二郎,你這三個寶物,怎麼總打女人身子的主意啊?是不是想妾身得緊了,開始胡說八道了。咱們還是……到榻上去吧。。”

“得令啊!”

崔耕如奉綸音,攔腰將李裹兒抱起,往床邊走去,登時一室皆春。

……

……

接下來的日子裡,崔耕給了李裹兒幾個大大的驚喜,證明自己所言的那三件寶物,並非精蟲上腦,而是確有把握。

他提出香皂,當然是受了今天門前的的字跡無法洗刷的啟發。這玩意兒做起來沒什麼難度。

在現在社會,制香皂就是用油脂和火鹼,再輔以香料。在古代沒有火鹼,用草木灰水就可代替。草木灰水的本質是碳酸鈉,再配上油脂,已經足以做出最原始的肥皂了。如果嫌效果不好,還可以加入一些石灰,得到一些不怎麼純淨的火鹼,足堪應付。

香水更簡單,用酒精萃取鮮花即可。其實崔耕做出木蘭春酒以後,再製香水就沒什麼不可逾越的技術難度了。唯一需要不斷研究的是,製出來的物事,到底是花露水還是香水,香味如何。這就需要水磨工夫,不斷調整各種花朵的比例了。

當初崔耕去房州迎李顯回京,就是以獻上三寶的名義,求見李裹兒。三寶之中就有香水,只是一直沒告訴她具體制作方法罷了。

至於胸罩,此物比香水還簡單。想當初,崔耕為追盧若蘭,曾經送給了她最原始的胸罩“訶子”,如今只是略作形狀改變而已。

盧若蘭乃是五姓七望女,家教森嚴,注重禮儀,讓她穿“訶子”則可,讓她加以推廣,可就難了。

大唐公主一向以“豪放”著稱,李裹兒就完全沒有這方面的顧忌。她把各式各樣地胸罩送給太平公主、上官婉兒乃至韋后等人後,胸罩就迅速在大唐的上流社會流傳開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更何況,這胸罩確實既美觀,又對酥胸大有好處呢?沒過多長時間,胸罩就迅速地從上流社會,流傳至尋常百姓家。

當然了,這玩意兒著實沒什麼技術含量,仿冒者眾。不過,李裹兒主要走的是高階路線。一來她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二來沒人敢從安樂公主的口裡奪食,李裹兒直賺了個盆滿缽滿。

以胸罩開啟渠道之後,香皂普一出現,就迅速風靡整個長安城,繼而拿下了揚州、洛陽、成都等大城。

香皂成本低廉,利潤不低,價格卻不高,銷量巨大。算起來,可比胸罩好賺多了。

當然了,最好賺的還是香水。在崔耕的建議下,李裹兒用名貴的包裝包裹此物,甚至還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九天玉露”。香水的利潤是成本的幾十倍,真是賺錢如搶錢一般。最關鍵的是,此物不僅大唐子民喜歡,胡商更是愛不釋手,大肆訂購,眼瞅著就要行銷海外。

李裹兒賺了錢,心情甚好,還跟崔耕一起去看了趟曹月嬋,明面上的意思,是多謝曹月嬋為定昆池慷慨解囊,至於暗地裡二女把崔耕推出去,嘀嘀咕咕了半天,具體談的是什麼,崔耕就不得而知了。

總而言之,經過這場深談,李裹兒顧盼橫飛,非常高興,曹月嬋的臉上則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再無半分抑鬱之色。

錢財充足,定昆池的拆遷工作,也進行的非常順利。

崔耕最近的小日子,可謂過得非常順心。唯一不大滿意的是,他發動秘堂、共濟會乃至北門會的力量,全力追查那公主府門上留字的人,卻是毫無所獲。

時光似箭,眨眼間,又是三個月過去。

這一日,崔耕的府上來了一位貴客譙王李重福。原來他的封爵是唐昌郡王,李顯登基之後,給他提了一級,封為譙王。

就這,還有些人為李重福抱不平呢,說李顯的嫡子李重潤已死,,庶出的三個兒子以李重福最為年長,理應立為太子。李顯對這些勸諫不置可否,沒人知道他內心深處的想法。

京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