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7章 啟程往長安,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主意,弟子領命。還有嗎?”

“還有,就是這隻神犬,要起個名字,叫諦聽。”

“諦聽?這又為何”

崔耕道:“記住,下面這些話,不是我告訴你的,而是地藏王傳法的時候,告訴你的:地藏王菩薩的案下,有一神獸,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名曰諦聽。它若伏在地下,一霎時,能將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間,蠃蟲鱗蟲毛蟲羽蟲昆蟲,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顧鑑善惡,察聽賢愚。而現在這神犬諦聽嘛,就是那神獸諦聽的化身,地藏菩薩將此獸賜給了你,讓你用它來弘揚佛法。”

金喬覺道:“弟子聽您說的有鼻子有眼兒的,這應該……不是您編的吧?難道地藏王菩薩座下,果有諦聽這一神獸?”

崔耕意味深長道:“假亦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更為無。真真真假的,又何必分的那麼清楚呢?”

“多謝師尊教誨。”

事實上,地藏王菩薩和金喬覺之間的關係,一直是互相影響的。比如這神獸諦聽,在佛教典籍中原本是沒有的。是金喬覺從新羅渡海而來,身邊跟著一條白犬,名曰諦聽。

後來,人們認為金喬覺是地藏的化身,這諦聽自然也水漲船高,成為地藏王駕前的神獸了。

到了後世,小說家又透過想象,把其傳的神乎其神。其實這諦聽原本的形象,就是一隻普通白犬而已。

當然了,崔耕之所以讓“諦聽”的名號出現於世間,不是為了某種惡趣味,而是這麼說,果真有用。

廣州刺史林右學,馬上就反應過來,嘆道:“妙!真是絕妙啊!既然那緣海和尚是地藏菩薩命神獸諦聽殺的,那就是他該死,和崔相何干?難不成,陛下還能和地藏王菩薩講理去?只是……這神獸,並非隨著王子殿下渡海而來,而是在廣州出現,又做何解釋?”

“那當然是因為,地藏菩薩厭惡緣海和尚其人,所以,就讓諦聽在此等候三王子,順便完成這一場大緣。”

“是,下官一定守口如瓶。”

……

……

既然身份隱瞞不住,又暴露了身份,決定硬懟釋光明瞭,原本的計劃,就得修改一番。

首先,崔耕一改低調的作風,在廣州寫了一份奏章,將自己遠赴新羅發生了什麼事,詳細說了一遍,並且八百里加急,送往長安城。

這樣,有新羅二王子、三王子,乃至尹氏族人為證,那佛祖指骨就得到了證實,讓釋光明挑不出毛病來。

另外,崔耕又修書一封,給揚州的鑑真和尚。

鑑真不僅慧根深重、佛緣深厚,而且對佛家經典非常熟悉。如今儘管他才二十多歲,但已經憑藉自己的才能,成為任揚州大明寺的主持了。

釋光明要是敢拿什麼佛教經典來說事兒,就讓鑑真狠狠地懟他!崔耕就不信了,一個招搖撞騙的老番僧,能有多高的佛學修為?

另外,慧明和尚也得帶著,他乃南禪宗的大拿,名望甚高,必要的時候,也可加強說服力。

就這樣,這次是金喬覺、慧明、鑑真三個和尚,護送著崔耕進京。

明眼人一看,這就是針對釋光明的。

當然了,名義上可不是這麼說的,崔耕宣稱,是三位高僧護送佛祖釋迦牟尼的指骨進京,非常理直氣壯。

十日後,在廣州城外十里,廣州刺史林右學帶著全城的文武官員,歡送宰相崔耕一行。

酒宴擺下,詩詞唱作,好不熱鬧。

可是,忽然間,全場鴉雀無聲,眾人都低下頭去,假裝啥都沒看著。

別人都可以裝傻,崔耕卻不能。

但見不遠處,有一個身著白衣,翩然若仙的身影,正在定定的望著自己。

正是俞鈴!

臧希烈一碰崔耕的大腿,道:“快去吧,再不去,嫂子就要站成望夫石啦。”

擦!

傻子都看出來了。

崔耕起身,往俞鈴的身邊走去,在佳人身前五尺住站定。

這個距離既不會太遠顯得生分,也不會太近,令人感到尷尬,堪稱進可攻退可守。

他把右手往臉上一遮,可憐巴巴地道:“這麼多人在場……給我點面子,這回咱不打臉,打別的地方,成嗎?”

撲哧!

佳人的俏臉,頓時如春花般綻放,道:“傻樣兒!誰說我要打你了?”

隨後轉身,道:“跟奴來吧。”

“不打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