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6章 祈雨爭國師,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羅王城的城牆彎曲,形似新月,又名月城。此城周長四里左右,以新羅的國力來說,也算相當不小了。
如同大唐的皇城一樣,也是前半部分為各種衙門所在,後半部分為宮城。
崔耕等人從正南門而入,在宮城朝元殿拜見新羅國主金興光。
“貧僧崔光,拜見國主千歲千歲千千歲。”
“崔大師免禮平身,賜座。”
“謝國主。”
在小太監的引領下,崔耕坐在早已安排好的位置上,位次甚前。
他偷眼往前方望去,但見面南背北而坐的,是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此人眉目間和金喬覺頗有幾分相似,看來他就是如今的新羅國主金興光了。
朝臣隊伍的最前列,左邊是尹安仁,右邊那個人不認識,其人大概四十來歲,國字臉,濃眉大眼,面色嚴肅,不怒自威。
再往下看,又是兩個與金喬覺眉目相似的年輕人,很可能是他的兩個哥哥金重慶和金承慶。
在這兩位王子之後的兩個人,是一僧一道。
僧是新羅國師慧覺和尚,道人大概七十來歲,細目長眉,鬚髮皆白,挽著道髻,身著八卦氅,手執拂塵,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
崔耕暗暗奇怪,新羅是佛儒並重,道家則沒什麼影響。怎麼一個道人,竟能堂而皇之的出現在朝堂上?
正在這時,金興光開口了,道:“崔大師遠渡而來,一路辛苦。本應讓崔大師多休息幾日,再勞煩大師。只是新羅百姓如今正在水火之中,實在是耽擱不得,也只有請大師立刻出馬了。”
崔耕微微一愣,道:“國主的意思是?”
“也許是孤王的德行不夠,自從我登基以來,國內連年遭災。如今,我新羅金城附近,已經大半年沒下過雨了。所以,還請崔大師做法求雨。”
尹安仁道:“國主原來是拜託了兩位大師祈雨,一個是國師慧覺,一個是道長玄青。現在加上您,就是三位大師了。”
“玄青道長?可就是貧僧前面這位道友?”
“正是。”
金興光面色嚴肅地補充道:“原來我新羅為了乞求上蒼原諒,修了一座寺廟。可是寺成之際,玄青道長來到,說我新羅連年遭災,是因為揚佛抑道所致。所以,本王下旨,慧覺禪師若能把雨求下來,這寺廟就依舊是佛家禪林。但是,若玄青道長把這雨求下來,這寺廟就改為道觀。現在,本王要再加一點碼。”
“什麼?”
“三位大師誰能把雨求下來,誰就是新的新羅國師!”
“啊?”
他此言一出,當場人人皆驚!
馬上,尹安仁就勸諫道:“國主不可啊!我新羅立佛教為國教已有二百年。焉能因為幾年的災厄,就輕易改弦更張?”
“幾年的災厄?”金興光冷笑,道:“朕登基足有七年了,七年內,我新羅哪年不遭災?若佛祖真的有靈,為何不幫朕消災解難?”
“那可能是……”
“孤王不是要可能,而是要確實的改變!現在我新羅內遭天災,外有邊患,馬上就有亡國之憂,已經沒有時間猜測了。”
“可是……”
金興光面色一肅,道:“朕意已決,勿復多言!”
“等等……”崔耕疑問道:“讓我們三方祈雨也不是不行,只是……若果真下了傾盆大雨,該算我們三個誰的功勞?”
金興光道:“那卻不難。朕已經在城東蓋起了一座祈雨臺,你們三人都可以到上面求雨。若有爭執,就抽籤決定先後,輪流到上面做法兩個時辰。誰做法的時候雨下來了,就是誰的功勞。”
“既如此,微臣領命。”
事實上,崔耕對於如何如何判定勝負,真不大關心。他只是隨口一問,表明自己在關心而已。
道理很簡單,這雨下不下,只跟自然界的水氣運動有關,跟神佛毫無關係。
要想人工降雨,即便在後世,也得各種天時地利人和再加上各種大動干戈。現如今的自己又有什麼辦法?
所以,這場爭執大概只跟各人的運氣有關,跟其他完全無關,用不著多麼費心。
稍後,金興光和眾朝臣又討論了會兒其他事宜,就宣佈散朝。
崔光以佛門大德的身份,暫時被安置在金亭館驛內。
崔耕一路行來,還真夠辛苦的,洗了個澡,早早吃罷了晚飯,就準備休息。
可正在這時,傳來了一陣“篤篤篤”的敲門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