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0章 扶桑改國號,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崔耕趕緊道:“陛下恕罪,微臣只是有這個感覺,並沒什麼確切的證據。”
“崔愛卿的感覺,朕是信得過的。”武則天意興闌珊地道:“若是梁王果真做了如此喪心病狂之事,那就說明天命在李,朕也只能把這大好江山,還給李家了。”
……
……
崔耕出了皇宮,仔細一想,其實自己的這個新職司也算不錯。
首先,有了那道聖旨,自己就是見官大一級。其次,武則天任命自己擔任這個職司的目的,是當稻草人嚇唬那些心懷不軌的人。所以,不用真的賣力幹活。這兩樣一結合,不就是標準的“位高權重責任輕”嗎?
他越想越高興,臉上不由得浮現出了得意的笑容。
回到家中,又有一件喜事上門。
“參見崔大人!”
一個二十來歲,相貌英俊的青年人,在客廳中,對著崔耕深施一禮。
其人正是揚州黑社會頭子李善的獨子李邕。粗略估算,雙方已經有七八年沒見了。
“李兄弟快快請起。”崔耕一邊以手相攙,一邊道:“李善老爺子,最近身體可好?”
“有勞崔大人掛念,家父的身體還算不錯。”
“又是哪陣香風,把李兄弟你給吹來了?”
李邕頗為自得地道:“在下蒙國子監祭酒李嶠、監察御史張廷、王圭,以“氣質耿直、才堪諫諍”之名,舉薦為官,正等著陛下召見呢。所以,想在崔大人府上借宿幾日。”
崔耕高興地道:“這是好事兒啊,以李兄弟的大才,定能得陛下看中,高~官得坐。咱們今日中午,可要好好地喝上幾杯,一是為李兄弟你接風洗塵,二是慶祝你踏入仕途,前程似錦。”
李邕也不矯情,站起來微微一躬身,道:“那就多謝崔大人了。”
當天中午,崔耕叫上了宋根海、封常清等人,在家中擺下一桌上好的酒宴,款待李邕。
都是熟人,知根知底的,大家觥籌交錯,開懷暢飲,放浪形骸,好不快活。
可正當大家喝得高興的時候,小九兒變顏變色地走了進來,道:“二郎,不好了,大理寺來人了!”
“大理寺來人?”崔耕眉頭微皺,道:“大理寺跟本官有啥關係?莫非……是大理寺正劉幽求來了?”
“不是,劉大人,是大理寺的兩名寺丞,六名衙役,另外,還有一個扶桑人。他們說……說……”
“說什麼?”
“說要捉拿人犯李邕!”
“啊?捉拿本官的客人?哼哼,來得可真夠快的啊!”
崔耕瞬間就想到了自己和袁恕己的衝突,這廝在擔任宰相之前,可不就是任職大理寺少卿嗎?能指使動兩個大理寺的人,有什麼奇怪的?
他臉色微沉,道:“讓他們進來!”
“是!”
不消一會兒,兩名大理寺丞、六名衙役和一個扶桑人,都在小九兒引領下,走進了堂屋。
大理寺丞不過是六品官,衙役更不必提,都恭恭敬敬地給崔耕行禮。
但是,那個扶桑人,卻只是微微一拱手,道:“崔大人在上,日本國遣唐使朝臣真人,這廂有禮了。”
“日本國?”崔耕輕笑一聲,道:“不就是倭國嗎,說什麼日本國?你們還真是癩蛤蟆插雞毛撣子愣充大尾巴狼!”
其實,這是扶桑的一大痛點。
自從漢朝開始,中國和扶桑就有所來往,並稱呼其為“倭國”,扶桑天皇被稱為“倭王”。
剛開始,扶桑人文化程度低,也就認了。但是,到了後來,扶桑人越來越覺得,這個“倭”字,貶義太濃,就請求中國改稱扶桑為“日本”。所謂日本,就是太陽所在之國。
可是,中國的大臣就說了,當初稱你們為“倭國”的時候,你們也沒反對啊。這都叫了幾百年了,現在讓我們改?晚了!
幾十年前,白江村口一戰,扶桑被中國打斷了脊樑,不敢犟嘴。於是乎,他們只得謊稱,原來是有個倭,不過後來,倭國被日本滅了。所以,中國還是稱呼他們為“日本”更為恰當。
但中國的大臣聽了這話就更有理了,道:“還是的啊,你們既然佔了人家的國土,就得繼承人家的國號,還是叫倭國吧。”
“我……”
扶桑使者聽了這話,簡直欲哭無淚。
所以,歷屆的“遣唐使”都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勸說中國皇帝,承認其國號是“日本”,而不是“倭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