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4章 長安已大治,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下了一道旨意給他,聲稱其不務正業,有負聖託,著罰俸三個月。
錢是小事兒,女皇陛下的態度才是大問題。
武懿宗內鬥內行,深感韓歸料事如神,對其的看法完全改觀,言必稱先生,對其言聽計從。
韓歸也不為己甚,馬上就給武懿宗出了個主意也對付四海幫。
武懿宗把自己手下兵馬都撒出去,捉拿四海幫之人。有崔耕的“珠玉”在前,他直接下了命令,但凡抓住四海幫的人,不必審訊,就地正法。
官府手裡又沒四海幫花名冊,哪能知道誰是四海幫啊?除了那些特別囂張之人外,官兵就認準了一條:身上有紋身的便是。
此舉誠然抓了不少四海幫餘孽,也有不少人是吃了紋身的刮落兒。一時間,長安城內紋了身的小流氓們,紛紛拿起火把,把自己的紋身烤得滋滋作響。疼也沒法子啊,保命要緊。
經過這麼一場嚴打活動,長安城內的治安一肅。
當然了,崔耕還得考慮四海幫的報復,會不會搞什麼恐怖活動啥的。他索性直接上奏武則天,抽調原來駐紮長安的三千御林軍,進入京兆府。
這些人被派駐到各坊內,進行巡邏,確保治安。
一般來講,古代的衙役,是有人報案才出動。並不會有目的的,在城市內巡邏,維持治安。
崔耕這實際上是吸收了後世“警察”的經驗,就勢把這些羽林軍命名為“巡警”。有了他們的存在,百姓安心,賊子斂跡,官民齊聲稱讚。
武懿宗在韓歸的建議下,照葫蘆畫瓢,也在萬年縣如此辦理。一時間,長安還真有點首善之區的意思了,真個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至於崔耕擔心的四海幫的報復,一直沒有出現。
百姓們可不管四海幫核心層毫髮無損的事實,只認為是崔耕出手,覆滅了整個四海幫。
既有“崔青天“之名,又能對賊人施展霹靂手段,百姓們對崔耕的評價更上一層樓。甚至有人默默禱告,希望崔耕這個京兆尹能永遠的做下去。
因為四海幫的事,崔耕很是忙活了些日子。秦修業和程方明也知情識趣的沒有打擾。
直到這場風波完全過去,他們才聯袂找上門來,道:“崔京兆,還記得東市之約否?不如咱們今日就往東市一行,看看那相撲之術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