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大帥!我想一雪前恥
舜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5章 大帥!我想一雪前恥,穿越天龍:從珍瓏棋局開始,舜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此時趙穆也注意到了楊將軍似有難言之隱。
他看了看忠孝王,隨後問道:“岳父,楊伯父這是怎麼了?”
忠孝王此時回答道:“唉!是這樣的。此戰的首功當屬俘虜西夏王。”
聽到這話,趙穆笑著說道:“哦?難道楊伯伯就是想跟本王爭這個頭功?”
楊將軍嘆了口氣說道:“並非是末將有意同王爺爭功。只是.”楊將軍只是嘆氣,但卻並未說出緣由。
趙穆望向忠孝王,忠孝王看向楊將軍說道:“楊老弟,你有什麼話就說給大帥聽。你這吞吞吐吐的換成我,我也不會給你先鋒官的職務。”
楊將軍望向趙穆後說道:“是這樣的。當年末將曾與老王爺,呼延兄一同隨狄大帥西征。”
趙穆說道:“這個本王是知道的。當年楊將軍為徵西的二路副帥。丐幫的長老,鬼頭刀吳長風也曾經得到過楊將軍賞下的記功金牌。我與丐幫的喬幫主有舊,知曉這件事。”
楊將軍又是一聲嘆息,隨後說道:“大帥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當年末將曾率二路大軍支援老王爺,只可惜輕敵冒進,在鷹愁峽中了西夏兵的埋伏。不但沒有救出被圍困的老王爺,還折了六千人馬的偏師。當時末將被西夏一品堂的高手追殺,宛若喪家之犬。若非丐幫的吳長風英雄相助。末將這顆人頭怕是早被西夏人摘去了。”
趙穆說道:“這麼說來,楊將軍是為當年沒能救出父王而自責了?”
楊將軍搖了搖頭說道:“也不全是。當年王爺得高人相助討回大營。而那次征伐西夏的戰役也結束了,兩國止戰修和。”
趙穆問道:“可是這跟楊將軍討要先鋒大將的職務有什麼關係?”
楊將軍繼續說道:“神宗陛下在世之日,我大宋與西夏再度掀起了兵戈。而這一次末將依舊是掛帥應敵。而這一次.”
楊將軍羞愧難當,著實說不下去了。
忠孝王見狀補充道:“是這樣的,那次出征雖然我軍勝了,但是諸軍當中只有楊兄弟的兵馬折損,並未立下功勳。自此軍中便稱呼楊兄弟為‘白地將軍’。此次再度西征是給楊兄弟洗刷恥辱的最後機會。若是錯過了此次西征,那麼以後即便還有下次,楊兄弟怕也上不了戰場了。”
楊將軍此時對趙穆說道:“懇請大帥給末將這次機會。末將願意拿身家性命擔保!定然功成!”
趙穆思慮之後說道:“不行!此次茲事體大。若是我們沒有及時拿下西夏的話,那麼我們便會腹背受敵。周圍諸國也會群起而攻之。本王不能冒這個險。所以此次襲取靈州城的戰鬥依舊由本王親自打理。”
趙穆看了楊將軍一眼,隨後說道:“希望楊將軍以國家大局為重,個人名望還是暫且不要計較的好。”
楊將軍嘆了口氣,隨後拱手說道:“末將遵命!”
見到楊將軍這麼失落的樣子,趙穆笑道:“以後本王還會給楊將軍一雪前恥的機會的。況且如今的西夏國不過是冢中枯骨罷了。一個軟柿子,有什麼好捏的。等咱們北上消滅了遼國。楊將軍將那李陵碑搬回來放在天波府祖祠當中,那不但能一雪楊將軍你的前恥,更能告慰楊家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
“什麼!滅遼?”聽到趙穆的話,楊將軍一改方才的頹廢,而是兩眼放光如同惡狼一般。
趙穆回答道:“不錯。蕩平西夏只是一個開始而已。而滅遼才是我們真正的目的。西夏國,本王從來沒有將他們放在眼裡過。不過平遼先滅夏。省的西夏坐山觀虎鬥,坐收漁利。”
聽到以後還有大仗要打,楊將軍的精神頓時提振了起來。
隨後三人繼續研究此次的戰術。
最終經過三人的研究,行動計劃被策劃了出來。
此次滅夏的戰役,樞密院打算調集三十萬大軍,再徵召十萬民夫為後勤。共計四十萬人。
儘管這人數不算太多,但也是大宋除去防禦各國的守備力量外,能調集的全部力量了。
如果不是趙穆說了句“獅子搏兔毅用全力”,忠孝王還捨不得將這些軍隊全都抽調過來。如今兵馬這麼少,是趙穆的鍋。
因為趙穆的軍制改革,精兵簡政。之前大宋上百萬的禁軍部隊,直接被裁去了一大半。如今有二十萬人把守在宋遼邊境上防禦遼國,剩下的十多萬零零散散的維護著地方的治安,防備著吐蕃和大理。
而這三十萬兵馬算是大宋目前的全部家當了,雖然也可以返聘那些已經被裁撤下去計程車兵。但趙穆認為不需要這麼多人。至少目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