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1章 就藩事宜,穿越天龍:從珍瓏棋局開始,舜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君臣二人泡完澡,便又到樓上開了一場“小宴會”。

畢竟大宴上的菜餚,都是御膳房做的“大鍋飯”,菜色什麼的也都是一樣的。遠不如現在的小宴。

哲宗心情不錯,甚至還特意給趙穆開了一罈三十多年的御酒。

在席間趙穆還跟哲宗商議一下,是不是取消掉封敕當中的“自鑄錢幣”“自設年號”的封敕。趙穆感覺這多少有點太過了。

但是哲宗卻說這只是權宜之計罷了。而且這件事還是經過哲宗深思熟慮的。

因為大宋和西夏的制錢,銅鉛的比例不一樣。大宋因為富庶海上貿易商業發達,為了方便市面的應用,所以就只能多制錢。

而銅礦開採的進度供不上市面制錢的需求,因此很多貿易甚至都只能拿黃金,白銀,甚至是以物易物。於是現在的大宋朝廷便把制錢的銅鉛比例,調的很低。以方便製造更多的制錢方便市面流通。

西夏國雖然扼守絲綢之路的咽喉,但也只是佔個咽喉罷了。西夏國的主要收入來源是西域與中原通商的出入境關稅。他沒辦法生產胡人們需要的商品。所以市面上所需要的制錢就不是很多。

因此西夏國的制錢銅錢當中的銅含量就比大宋的要高一點。

哲宗授予趙穆自行鑄錢的權力,也不完全是對他的恩典。也派給了趙穆一個任務,那就是讓他把西夏制錢的銅鉛比,改成和大宋一樣,或者比大宋制錢稍稍高一點,別高太多。

到時候趙穆的岐國制錢和大宋制錢的不同之處就僅僅是上面的年號不同。

這種以劣幣換良幣,掠奪西夏民財的惡事,哲宗打算讓趙穆替大宋朝廷去辦。

而允許他自設年號,那就更清楚了。如果趙穆沒有自己的年號的話,那麼錢幣上印什麼?

趙穆明白哲宗給自己的任務後,也欣然同意了這兩點。

於是哲宗那個聖旨一字不改。

隨後哲宗便開始替趙穆“裝身”,本來哲宗是打算賜趙穆一套自己冠冕的,然後讓他天子朝服的樣式,作為自己藩王朝服的樣式。而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於,袍子上龍紋的數量。

但是這一點被趙穆以“逾制”的理由直接堅決拒絕了。

不過趙穆並不是客氣,能做這樣一個閒散的藩王,他是樂的逍遙自在的。

他拒絕哲宗,只是因為他嫌棄宋朝的天子禮服太醜了而已。

禮服還好,但常服兩邊的帽翅那麼長,趙穆著實不太喜歡。

於是趙穆便以絕了群臣悠悠之口的名義,讓哲宗收回成命。

哲宗站在自己的禮服前,為難的說道:“那皇叔想要什麼樣的?我大宋自開國以來,並無設藩王的先例。而服色最高的,便是朕身上這套。而次一等的便是皇叔身上這身親王蟒袍。如今要封皇叔為藩王,這親王的冠冕朝服就不成樣子了。”

趙穆想了想說道:“不如這樣吧。昔日周天子曾定下禮制分封諸侯。陛下倒是可以依照周禮,讓臣以諸侯王的樣式覲見陛下。這冠帽就乾脆用秦漢的袞冠,只不過天子是十二毓,臣作為諸侯用九毓便可。至於朝服,依照微臣看來,也不必改了。就依我大宋的親王禮服。”

“這樣臣也不算逾制,但也能跟大宋其他親王區分。而且朝堂上的那幫讀書人又都奉孔老二為祖。孔老二就極其推崇周禮,他們若是敢反對,那陛下可以拿孔老二壓他們一頭。”

聽到趙穆的話,哲宗著實忍不住笑了起來。哲宗笑道:“哈哈,那‘至聖文宣王’孔夫子,到了皇叔的嘴裡就成了孔老二了。這若是讓朝中那些文臣們聽到,怕是要氣死了。”

趙穆一不留神就把“孔老二”的稱呼給溜出來了。

趙穆隨即笑道:“臣說的是實話啊。仲尼不就是‘老二’的意思嗎。況且他這個‘文宣王’也沒辦法從土裡爬出來,幫我們把西夏人,遼國人趕走不是?臣這般品評他,要怪也只能怪他的徒子徒孫們沒本事了。”

哲宗聞言笑道:“呵呵,皇叔所言有理。不過這話當著朕的面說說就罷了。在外面切勿說與他人。”

趙穆拱手道:“微臣遵旨。”隨後君臣二人皆是放聲大笑,拿儒生們取樂。

趙穆在宮中與哲宗商議完畢之後,便回府去了。

趙穆回府之後,家裡的女人們自然是少不了一番簡短的噓寒問暖的。而閒話敘完之後,趙穆則是去看望自己的女兒。

如今小郡主已經滿月了,她的小眼睛已經睜開了,儘管沒有見過自己的父王,但當她看到趙穆的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寒蟬不聞雪

愜且行

細腰美人寵冠六宮

離九兒

強制索愛:在大佬心尖撩火

貓千草

權頃朝野之爵爺危情

素食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