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平西南眾軍奮戰,西夏宮不速客至
舜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1章 平西南眾軍奮戰,西夏宮不速客至,穿越天龍:從珍瓏棋局開始,舜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這件事情也很有趣。
有趣的地方是趙穆執意執行軍法,而西夏國眾人,包括西夏王在內的文武百官們都給趙穆求情。都覺得沒必要為了這麼點小事就殺的人頭滾滾。
整個西夏國內,只有李清露和李秋水支援趙穆的決定。儘管李清露也覺得趙穆的行為有點小題大做了,但她還是支援丈夫的決定。
不過趙穆也是沒辦法,這是維持軍隊戰鬥力的必要手段。如果這些犯了軍法的高官子弟們不處理掉,那麼以後朝廷的新法就不能服眾了。
只有令行禁止,賞罰分明的軍隊才能保持戰鬥力。而且如果這個風頭要是不剎住的話,那麼佔領軍之後時不時出點這種事,那大宋軍隊在這也就待不下去了。
雍涼之地,自唐末以來,脫離中原王朝已經百餘年了,將它徹底改回來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甚至還需要幾十上百年的時間才行。
而且這裡還是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也是重設西域都護府的咽喉要地。要想長治久安就必須收復民心。
眼下這幫混蛋們亂來,趙穆當然不會手軟。
至於朝中的那些官員們,趙穆也從來沒有放在眼裡過。這幫人寫寫詩詞,做做菜倒是還行,軍事上的事情還輪不到他們指手畫腳。
趙穆在西夏國足足料理了一個多月,就連自己女兒的滿月酒都沒有回去喝。
這段時間他都快忙的手腳並用了。直到現在,趙穆才知道當一個國王竟然這麼累。他甚至連品嚐美人軟玉溫香的心情都沒有了。
不過這段時間的歷練,也讓趙穆初步具備了處理軍政大事的能力,眼下做一個西北的都督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這段時間皇帝派遣方十三到了靈州城,這是因為遼國的使者又來大宋了。只不過這次的使者並不是耶律延秀,而是換成了別人。而他們這次來大宋,就是為之前宋夏之戰當中,對西夏派遣援軍的事情進行了一點點解釋。
不過遼國這個解釋卻是很別緻,遼國解釋稱是前軍大將蕭野率部叛變,私自帶兵支援西夏的,與遼國盟好的態度無關。
哲宗帝便想詢問一下趙穆的意見,畢竟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如果趙穆說打的話,那麼大宋便繼續對遼作戰。如果趙穆說不打,那麼哲宗就跟遼國使者打個馬虎眼,把這件事搪塞過去就行了。
而趙穆的態度也很明確,那就是現在大宋的主要戰場,在剪除遼國羽翼之上。
眼下雖然西夏國已經被拿下,但是吐蕃尚未降服,西夏國也沒有完全佔領。現在對遼開戰還有點早。於是趙穆也讓方十三對哲宗皇帝覆命,讓他隨便打發了遼使就可以了,切勿生事端。
而趙穆也是這個時候在方十三的口中得知了朝中文武百官對自己的詆譭。其實這段時間來,軍中已經有了言語,說是京城當中有人誣告趙穆借題發揮剪除“忠良子”,是為了在西夏國自立謀反。
只不過趙穆一直都不敢相信罷了,儘管大宋的文官們一向無恥,但趙穆也沒想到他們能無恥到這種程度。
今天聽到方十三的話,他才真的相信了那些傳言。
趙穆也是嘆了口氣,幸好他和哲宗皇帝君臣一心。這若是換了其他的武將,就算沒有反心,也得被這些言官們的吐沫給逼反了。
不過這次方十三來西夏,除了傳達聖旨問策之外,還給趙穆帶來了家書,以及一個小腳丫的印記。家書自然是家人們訴說相思之情,而那個小腳丫的印記就是自己女兒的。
李清露看到那個可愛的腳丫印記,也是十分的喜愛,儘管這孩子不是她生的。但這是趙穆的第一個孩子,她這個做姨娘的也總要表示一下才是,當即李清露便將自己兒時的長命鎖拿了出來,委託方十三一併帶回去送給孩子。
經過一個多月的交接,西夏國這邊的戶籍,人口,丁稅,城池,兵馬,終於是交割完成了。
如今西夏國全境都掛上了大宋的旗幟,並且全面廢除難懂的西夏文,全部採用漢字。不過錢幣上面,暫時還是用的西夏國本國的貨幣。趙穆只等著一切安定下來後,再從百姓們的手中回收。
而且趙穆也貼了安民告示,讓西夏諸民自行選擇去留。選擇留下的,一切照舊。選擇未來跟著西夏王一起走的,已經開始變賣自己的家產了。
為了避免市面上的物價崩盤。趙穆也做了干預,那就是官府願意出錢贖買土地,房屋之類的不動產。趙穆用官價做了一個標杆,私人若是想從這些百姓手中購得的話,那麼就必須比官價高才行。這樣讓那些準備離開的百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