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鋒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6章 飈戰芝加哥(上),籃壇紫鋒,紫鋒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猜硬幣,這次唐潛猜對了,唐潛隊獲得了主場優勢。
斯塔普斯中心,開始對決第二次挑戰。
少了hand-checking後,顯然唐潛隊的雙神射外線就被啟用,一開場就是3個三分球,讓公牛隊都是微微一懵。不過唐潛預料的大量犯規和大量違例並沒有出現,公牛隊似乎根本就是打的無hand-checking籃球,防守動作和進攻動作,都十分的“和諧”。
這恐怕就是所謂的“預設適應無hand-checking比賽規則”吧。
饒是這樣,比賽還是很難打,不,是太難打了,唐潛這邊內線防守自然是不用多說,極度強大,上半場就帽掉了公牛隊6~7個。可半場休息時,菲爾.傑克遜明顯有了調整和佈置,除了23號,其餘人都減少直接內線正面攻擊,改用中投或者拋籃解決問題。
90年代有個公認的問題,那就是人人都有一把中距離,不管你是什麼位置,不會空位中距離,那不好意思,你不配成為NbA球員。就算是羅德曼,你給他空位中距離,他也一樣投進去。這也是當時的時代規則限制,在非法防守和hand-checking“盛行”的情況下,你去投三分球,根本沒有機會。因為干擾太大了。眾所周知,距離籃筐越遠就越吃手感,越不穩定,因此90年代以三分為主的球員,極少極少,大部分投籃,那也是空位情況。
對比一下,在激烈的防守動作下,誰的穩定性更高?當然是中投了。
為啥?還是那個回答,因為它距離籃筐近啊。
特別是庫裡那種“一段式投籃”,更加容易受到hand-checking的干擾,稍稍一個擠壓,稍稍一個小動作,立刻身體平衡破壞,進球難度加劇。反觀之,喬科那種“二段式投籃”,在hand-checking的對抗下,穩定程度更高,調整的空間和時間更足。
一種規矩一種神,不是沒有道理的。
規則的修改,才是對於聯盟整體,最大的左右利器。
下半場公牛隊加強了對於雷.阿倫和斯蒂芬.庫裡的控制,喬丹和皮蓬的防守功力體現了出來,就算是規則有所變化,他們還是聯盟最強的外線攻防箭頭二人組。
雷.阿倫和庫裡和他們拼身體拼跑動,短時間內看不出大問題,時間一長,回合一多,立馬效率下降,打鐵聲頻起。趁著這個功夫,公牛隊喬丹霍然發力,一波連續12分,帶走了比賽。不過這場比賽只輸了5分,看得出取消了hand-checking規則,公牛隊的超級外線施壓防守,影響還是很大的,至少削弱了一半左右。
“異空間”並沒有把人往死裡逼,還是給了唐潛一點活路的。
不過機會如果把握不住,那也等於“白給”。
第二場比賽前一天,傑裡.斯隆在全隊推行了一種新戰術打法,那就是庫麥外線擋拆。
什麼叫做庫麥外線擋拆,就是用麥迪和庫裡來做擋拆雙方,這樣一來,既可以啟用庫裡又可以讓麥迪有機會持球攻堅,投射和強打雙管齊下,讓喬丹和皮蓬防守吃緊。基於這樣做的道理,主要是一條,喬丹和皮蓬在巔峰時期都有41~42+以上的場均體能,所以他們全場休息的時間極少,甚至偶爾還可以打滿全場。這樣一來,麥迪就算是放在替補席上,作用也不明顯了起來,還不如提上首發位置,和斯蒂芬.庫裡打高位擋拆。
這個戰術一出來,簡直是像極了後世的“杜庫擋拆”,有機會就給庫裡飈射,沒機會就給杜蘭特單打攻堅。麥迪或許得分效率不如杜蘭特,但是巔峰時期攻堅能力絕對超強,單比沒有牽制自己單幹,杜蘭特不如魔術1號。都說杜蘭特效率高雲雲,其實說白了,他是從二年級開始身邊就有一個全明星幫手,未來還是“三雙王”mVp的威斯布魯克幫忙牽制。如果你給他沒有幫手,全程自己來,效率就是第一個賽季的模樣,命中率一塌糊塗。
你說第一個賽季是菜鳥時期不能算數?ok,那還有往後面走的比賽,看看季後賽,除了11-12賽季,他哪個賽季還有常規賽那種得分效率?綜合起來,差不多就是45%上下。所以一去“73勝球隊”,他的進攻效率才再次恢復常規賽水準,變得貌似可怕起來。
很簡單的例子,看起來16-17賽季杜蘭特命中率破錶,原因真的是他攻堅能力爆棚?NoNoNo~當然不是!勇士隊的外線還有“水花兄弟”幫他牽制,他得到的空位機會和防守壓力比以前小了太多,所以才可以效率飆升。同樣的,詹姆斯也是這樣,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