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槃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九齡罷相,帶著萌寵去修仙,鳳凰槃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該動一動了。”唐玄宗點了點頭說道。
他想勸勸皇上可是又沒那個膽,張了幾下嘴,話到嘴邊又硬生生的嚥了下去。
牛仙客的事情,再加上太子的事情湊到一起讓唐玄宗李隆基開始懷疑張九齡識人不清。接著發生的一件事讓唐玄宗李隆基對張九齡徹底失望了。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嚴廷之,嚴挺之名浚,是華州華陰縣人,跟張九齡一樣是個進士出身。大家志趣相投,平素裡跟張九齡關係比較近,張九齡也自認為比較瞭解此人,一再標榜此人做事公正廉明,做主把他提拔為尚書左丞。
嚴廷之自視比較清高,自認為自己比較正直公正,看不起李林甫的阿諛奉承,跟李林甫共事三年很少跟李林甫講話。
對於嚴廷之的那份清高李林甫也是看不起的,他時刻想找機會報復回去。
沒想到沒用他等多久,嚴廷之就把機會送到了他的面前——嚴廷之的前妻另嫁蔚州刺史王元琰。不想王元琰是個貪官,被李林甫的手下抓了個正著。
李林甫毫不含糊直接提交刑部,御史臺和大理寺會審。在親情面前嚴廷之公正公平的天平發生了歪斜,他看在前妻的面子上四處託人希望能寬大處理王元琰。
嚴廷之要是真像他自己標榜的那樣公平正直的話,李林甫也無話可說,可嚴廷之行動了,四下活動求著把王元琰放出來,這就讓李林甫佈局多年的大網有了用處。沒用幾天朝廷裡的人看向嚴廷之的眼神都變了。
有些被嚴廷之處理過的人更是趁此機會落井下石,直接把這事捅到了唐玄宗李隆基那裡。
“這就是張九齡看重之人。德行有虧,德行有虧啊!”唐玄宗李隆基感嘆道。
接著他又說道:“傳宰相張九齡前來問話。”
張九齡來了,處處維護嚴廷之。
“嚴廷之為王元琰四處跑關係這事是事實吧?”唐玄宗李隆基問道。
“律法也要講人情,嚴廷之也是盡人事罷了。”張九齡辯解道。
“呵---呵---”唐玄宗意味深長的笑了笑,沒再多言。
“還請聖上看在嚴廷之一直以來為國鞠躬盡瘁的份上,免於責罰。”張九齡到這時了還在為嚴廷之求著情。
張九齡這麼維護嚴廷之讓唐玄宗的心裡非常不爽,一直以來在朝上張九齡、裴耀卿、嚴廷之把持政務,相互聲援,很多唐玄宗想說,想做的事情都被他們給否定了。
這次輪到他們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又相互包庇,此時不除更待何時!
“張大人,你願意用自己的宰相之位保嚴廷之的人頭嗎?”唐玄宗冷冷的問道。
這話讓張九齡心裡一驚,強自鎮靜,一頭長磕在地:“還望聖上念在老臣多年兢兢業業的份上放嚴廷之一馬。”
唐玄宗感覺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他怒喝一聲:“如此,你的心意我明白了,來人啊!裴耀卿,張九齡,嚴廷之結黨營私摘去張九齡,裴耀卿宰相之職回家思過,以觀後效!”
“不做死就不會死,張九齡為什麼一定要維護嚴廷之呢?”蘇童不解的問道。
我略微想了一下便明白了其中的關竅,說道:“因為在古代有連坐機制,如果證實嚴廷之有罪的話,張九齡作為舉薦提拔他之人也要受到連坐,結局是一樣的,他包庇嚴廷之其實也有自己的私心。”
張九齡的宰相之位被罷免了,最高興的還是李林甫和武惠妃,他們一個暗喜自己離宰相之位更近了一步,一個暗賀再沒人能阻止自己廢除太子了。
太子和薛家的結黨密謀,唐玄宗李隆基一直隱忍不發,主要是顧忌朝廷裡的那幫反對的聲音,就等著太子作死政變的那一天到來。
這事李林甫不清楚,武惠妃更不知道。壽王和楊玉環在家裡養胎更是不關心。
那段時間最操心他們事情的估計只有我和蘇童了。
“媽媽,你說我們要不要阻止慘劇發生?”蘇童問道。
“太子不死的話,唐朝的歷史就要改寫了,你擔得起這個責任嗎?”我問道。
“可惜了!”蘇童說道。
“天地間一啄一飲自有定數,不是你我所能掌控的,我們只能順勢而為不可以試圖改變。”我表情凝重的說道。
“好吧,我不看了,看時間久了自己的情緒也跟著波動,不利於我的修行。”蘇童嘆氣道。
“其實入世也是一種歷練,你只要把心態放平和就可以了。”我說道。
“那就再看看?”蘇童想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