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槃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二十三章 安祿山其人,帶著萌寵去修仙,鳳凰槃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話唐玄宗愛聽,他笑道:“你個老傢伙,越老越沒個正形。”
被老臣一打擾,唐玄宗的臉色好看了不少。
“宣安祿山覲見吧。”
安祿山原來沒有姓氏,名字叫軋犖山。母親阿史德氏,是突厥族的一個巫師,以占卜為業。突厥人“鬥戰”一詞的發音是軋犖山,就用它作為安祿山的名字。他小時候失去了父親,跟著母親在突厥族裡生活,將軍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娶他母親為妻。
開元初年,安祿山跟將軍安道買的兒子一起逃離了突厥人。安道買的第二個兒子安貞節任嵐州別駕,把他們兩個人抓回來了。年紀到了十多歲,安祿山以與他的哥哥及後父安延偃生活在一起為恥。約定同安思順等人結為兄弟,就定為姓安。長大成人後,安祿山通曉六國語言,當了個為買賣人協議物價的牙郎。
開元二十年(732年),張守珪任幽州節度,安祿山偷羊被抓住,張守珪拷問他,準備亂棍打死,他高聲喊叫說:“大夫難道不想消滅兩個蕃族啊?為什麼要打死我!“張守珪見他長得白白胖胖,語言豪壯,就放了他。命令他跟同鄉史思明一起抓活俘虜,他們只要出去就一定能夠按時抓到,就把安祿山提拔為偏將。張守珪老是嫌安祿山過於肥胖,此人又一向令人敬畏,安祿山感到害怕就不敢多吃食物。安祿山以驍勇出名,張守珪就把他收為義子。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安祿山任平盧兵馬使。他秉性機靈聰慧,人們大多稱讚他。朝廷授予他營州都督、平盧軍使官銜。
安祿山為人比較機警,善於鑽營,一到京城就遍訪群臣,厚禮賄賂往來官員,要求在朝廷為他多說好話,這便有了群臣匯聚晨殿一幕。
隨著侍衛們一陣此起彼伏傳喚:
“宣平盧軍使上殿------”
“宣平盧軍使上殿------”
“宣平盧軍使上殿------”
很快一個長得跟水缸一樣臃腫身材的漢子走進了大殿,一身華麗的錦衣套在他的身上遠遠看去就像一個裹著匹絲錦的肉球在滾動,讓人看了不倫不類,可愛又可笑。
見此唐玄宗噗嗤一聲笑出聲來。
這安祿山也是個善於調節氣氛之人,一進大殿就敏感的覺察到了宮內的緊張氣氛,他見皇上看著自己笑了,索性再搞笑一點,踮起腳尖,跳上了胡璇舞。別看他胖,可跳起胡旋舞來動作卻快得像旋風一樣。
大殿之上群臣如同看了一場小丑表演一般,全都樂得前仰後合。
“拜見皇上,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曲胡旋舞罷,安祿山微微彎下圓球一樣的大肚子,恭敬的向著唐玄宗行了個禮。
此時李隆基的心情已經大好。
讚許的說道:“平身吧,我們的英雄------”
經過層層金錢開路,安祿山此時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眼裡儼然成了一個大智大勇,為大唐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
披著英雄外衣的安祿山其實是個工於心計陰奉陽違的人,剝下他那層精心編織的偽裝,他的骨子裡其實就是個善於鑽營的投機分子。
安祿山的崛起有著天時地利人和,一個毫無建樹,醜陋如斯的人竟然能一路綠燈走到唐玄宗的面前,要說沒有天道的策應我真是不敢相信。
所以當蘇童說起要親自去提醒一下李隆基的時候,我攔住了她。
“安祿山的英雄形象,是他自己努力的結果,也是天道使然,我們作為一個外來者,不可以多加參與。”
“為什麼連提醒一下都不行?”蘇童不高興的問道。
我略微想了一下說道:“因為安祿山這個人物從歷史的角度考慮,其實是唐玄宗自己塑造出來的,他此時需要一個這樣的人物來緩解唐朝內部的壓力。”
“噢?”蘇童還是沒理解我的意思。
我解釋道:“現在唐朝東北地區的契丹與奚的力量已經強大起來了,他們都是東胡人,早年被強敵匈奴驅趕被迫退守北方的。一直以來奚與契丹以打獵遊牧為生。唐朝初年,為了拉攏他們,唐太宗曾在那裡設定了松漠都督府,首領賜姓李。不想契丹是個反覆無常之人,他們屢屢投降,又屢屢背叛唐朝,這讓唐各位當政之人甚是頭疼,唐玄宗之所以信服重用安祿山也因為他是胡人,他對唐朝的便將政策和邊境形勢非常瞭解,唐玄宗想利用他一舉平復了東胡----”
蘇童正義感爆棚的說道:“這簡直就是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不行,我要去提醒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