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槃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六章玉笛誰家聽落梅,帶著萌寵去修仙,鳳凰槃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以,大家現在就請入座,我們給大家佈菜。”老葉赫邀請道。
大家坐定之後,兼具服務員的蘇菊開始為大家佈菜。
“老先生,這道菜是什麼?”荷蘭電視臺的記者指著一條大大的火腿問道。
“這道菜叫‘二十四橋明月夜’,做法是先把烤制好的火腿挖二十四個小圓洞,再把每個洞裡填上削成小球狀的白玉豆腐;然後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中的鮮味已經全部到了豆腐之中,我們大家吃的時候只吃豆腐不吃火腿。”老葉赫介紹道。
“為什麼不叫白玉豆腐而叫‘二十四橋明月夜’呢?”有記者好奇的問道。
“這道菜名出自杜甫的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二十四橋架於揚州瘦西湖上,為單孔拱橋,以二十四根漢白玉欄杆得名,如玉帶飄逸,似霓虹臥波。大家看白玉豆腐在火腿上的形態想不像一個個橋拱?”老葉赫介紹道。
“還別說,真的非常神似。”
經老葉赫一描述,大家越看越像。
“我記得金庸小說中曾介紹過一道‘好逑湯’不知道老先生可會做?”有記者問道。
“你說的可是取自《詩經》第一篇‘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好逑湯?”老葉赫問道。
“是的,就是那道菜,自從看了《射鵰英雄傳》之後我一直想嚐嚐裡面介紹的美味,今天有了‘玉笛誰家聽落梅’,‘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怎麼可以沒有好逑湯呢!”比較喜歡武俠小說的新加坡電視臺記者說道。
“那好,你等著,我現在就去給你做。”老爺子說著走進了廚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