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7章 河東之戰,三國黃巾逆襲,黑山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給趙弘他們接風完畢後的第三天,張遠與郭嘉趙弘,帶著四師六萬大軍,黃忠的飛漢騎,直奔河東而去。
董卓收到牛輔的彙報後,不敢怠慢,命徐榮率軍兩萬前往河東支援牛輔,河東衛家更是大力支援董卓軍。
張遠的大軍走太嶽,過汾河,直接進攻河東郡。
河東郡和幷州交匯處,有一地,名叫平陽,平陽雖說只是一縣城,可要比其它縣城大很多,平陽西面是呂梁山,東面是太嶽山,汾河從兩山之間流過,若想進攻河東,必須要將平陽拿下。
牛輔和徐榮二人都知道此地的重要性,此地屬於阻擋南下的重城,若是丟失平陽,就相當於開啟了南下的通道,所以二人商議後決定,由徐榮率軍兩萬鎮守,一同鎮守此地的還有於夫羅的兩萬騎兵,二人這是將手中一半還多的兵馬放在了這裡。
張遠的大軍在離平陽二十里開始下寨,為了防止敵人用水攻和火攻,張遠聽從郭嘉的建議,沒有在平坦之地下寨,而是在太嶽山的山腳間下寨,又讓士兵將營寨方圓二里的樹木全部砍伐掉,張遠可不想讓徐榮來個火燒連營。
大軍休整三日後,張遠帶著典韋,管亥,破落汗爾,黃忠,領著八百狼騎,一千虎衛前往平陽關。
等到達平陽關關下的時候,早就得到斥候彙報的徐榮於夫羅已經在城上等候。
張遠看著平陽城下的護城河,習慣的詢問郭嘉。
“奉孝可有辦法攻破此城?”
“郭嘉胸有成竹的說道:“前幾日紮營之時,嘉不是建議主公將營寨建在高處嗎?想必徐榮已經知道。”
張遠吃驚的問道:“你要水淹平陽?”
“如此可不損一兵一卒,就能讓徐榮乖乖後退,主公不是不願意多損失麾下將士的性命嗎?此計正合主公心意。”
張遠當即搖頭說道:“不行,我就是不要河東,也不能做此事,自古水火無情,若是我們在上游築壩蓄水,到時會傷及無辜。”
除了郭嘉外,其他人雖然沒有說話,不過卻點頭同意張遠之言。
“既然主公不贊同此計,又不想損失太多兵士,那隻能迷惑徐榮,引誘徐榮出城。”
張遠當即反應過來,不滿的說道:“你是想假借築壩,誘使徐榮出城?”
“主公智謀之高,嘉佩服。”
張遠瞥了郭嘉一眼問道:“若是我剛才答應你的計策,你會如何做?”
“嘉照樣會按主公吩咐所做,不過以後不會再顯這樣的計策。”
張遠沒有再追問此事,他明白郭嘉的意思,雖說為了勝利可以不擇手段,不過心中要有底線。
“奉孝,你說徐榮會上當嗎?”
“若是其他人前來,此計會失敗,不過主公用此計,徐榮必定中計。”
“你什麼意思,難道我就那麼沒有底線?”
“在回答主公這個問題之前,嘉有一事想請教主公。”
“你說吧!”
“若是主公佔據了洛陽,會不會和董卓一樣,放火焚燒洛陽都城。”
張遠想了想回道:“或許我會和董卓一樣,不過我不會像董卓似的,沒有任何措施遷徒百姓。”
“如此事情不就清楚了嗎在世人眼中,主公和董卓是一丘之貉。”
張遠自嘲的笑著說:“沒想到我的名聲還能迷惑對手,不枉我擔下這樣的惡名。”
“主公莫要暗自緋薄,若是當時主公在洛陽,不會焚燒洛陽,遷徒的百姓不會損失那麼大,相反,那些世家之人和官員恐怕會十不存一。”
聽了郭嘉的話,張遠很欣慰,別看他與郭嘉認識的時間不長,可這麼多人當中,只有郭嘉能懂他的用心。
“走,回去,商議一下如何擊敗徐榮。”張遠說完,調轉馬頭馬頭,眾人連忙讓開一條通道,跟隨張遠策馬離去。
於夫羅見張遠沒有叫陣,好奇的問徐榮:“徐將軍,張屠夫怎麼一言不發就走了。”
徐榮望著離去的幷州軍說道:“這一戰雖未交手,可我們卻已經落入了下風。”
“為什麼。我於夫羅聽不懂。”
“平陽緊挨著汾河,張遠看來是想用水攻。”
“啊!那我們如何辦?還是快離開這裡吧?”
“來人。”
徐榮的副將上前說道:“將軍請吩咐。”
“你帶一校人,先疏散城中百姓,再沿汾河一路向下,通知在汾河兩波的百姓遷到高處。”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