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醉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3章 大手筆,千元機破億戰略!,重生2011,二本撿漏985,無醉春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若是產能不夠,還可以繼續臺積電代工。

至於第二座晶圓廠,差不多2013年年底,或者2014年年初交付。

等28奈米制程研發成功,正好用來量產28奈米的手機晶片。

28奈米的手機晶片更為高階複雜,電晶體數量多了很多倍,切出的晶片數量也就更少了,估計也就600-800片。

王逸記得前世的麒麟990,7奈米,一片晶圓只能切出640片左右。

再算上良品率,去掉劣質晶片,就只有500多片了!

不過,一旦40奈米量產成功,星逸半導體就算是追趕上中芯國際,算是徹底立起來了。

屆時王逸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帝都給的第二座晶圓廠,規模也可以做到更大,產能更多。

比如做到月產能三萬片晶圓,甚至四萬片!

這樣一來,也能年產三億多枚28奈米高階晶片。

星逸手機、星逸平板、星逸電視,全部加起來,都夠用了,甚至用不了,還能勻給其他產品一些產能。

屆時,一座12英寸的40奈米晶圓廠做低端晶片,一座12英寸的28奈米晶圓廠做高階晶片,也暫時夠用。

等到後年22奈米量產成功,40奈米晶圓廠就可以全面升級22奈米工藝,至於落後的40奈米晶片訂單,丟給中芯國際好了。

這一切,王逸都規劃妥了。

接下來就是等!

等四月份,第一個廠房交付!

等八月份,40奈米試產!

等年底,整座12英寸晶圓廠全面交付!

等明年,40奈米制程,良品率飆升,全面量產!

前途可期!

王逸心情大好,接著卻是想到一個重要問題:“胡老,40奈米的製程對我們來說沒多少困難,對吧?”

胡老擺了擺手:“沒多少困難,今年年底,保證40奈米成功量產!屆時同步開啟28奈米研發,追趕半導體三巨頭!”

“28奈米研發,是不是很困難?”王逸意味深長道。

胡老點點頭:“40奈米,一年內搞出來並量產完全沒壓力。但是28奈米乃是當下最先進的製程之一,研發就得一年,量產的話,至少一年半。”

王逸有了計較:“既然如此,那能不能多招一些人,分成兩組,一組繼續研發40奈米制程,一組現在就開始研發28奈米制程,如此一來,明年下年底就有希望量產28奈米!”

王逸可是知道,臺積電都是兩支研發團隊,兩代工藝製程,同步推進。

像是當下,一支團隊在搞22奈米。

而另一支團隊已經在搞20奈米了!

星逸半導體起步晚,更是如此。

“這……”胡老想了想:“這事可行,就是需要多招人手,投資大!”

王逸擺了擺手:“錢不是問題,現在我們落後,更需要用資金換時間!你儘管放開手去做,資金的事我來負責。有什麼需要,直接找簡子妍,整個星逸科技全面配合星逸半導體!”

“好,好!”胡老心情大好:“既然王董這麼說,那我就分成兩組,40奈米和28奈米一起整。力求今年年底量產40奈米,明年年底量產28奈米!”

“王董,我這就去準備!”

“有勞了!”

看著胡老略帶佝僂的背影,王逸神色有些複雜。

胡老1947年出生,今年已經65歲的高齡!

可沒辦法,星逸半導體需要發展,需要大牛,就只能讓胡老春蠶到死絲方盡了啊……

其實,胡老和梁老很像,都是技術出身,科研出身,不擅長欺下媚上,不說沒把握的話。

而蔣老就不同了,比較擅長權勢斡旋,深得張忠謀的喜歡……

可王逸就不太看好這類,還是欣賞胡老和梁老這種實幹派!

胡老說2012年年底量產40奈米,2013年年底量產28奈米,那就八九不離十!

屆時,2014年星逸手機就能用上自研自產的28奈米處理器。

不過2014年高通的處理器都上20奈米了,還是領先星逸半導體兩代。

但想到高通第一款20奈米的處理器是驍龍810,王逸就沒壓力了。

大名鼎鼎的驍龍810啊,那可是牛掰大了,直接把幾個半死不活的國際品牌,差點一波送走!

“有了胡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