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若彩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章 請帖,傾世嫡謀,斯人若彩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是皇上賜的婚,所有人都不敢耽擱,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7??這前五項很快就完成了,迎親之日定在臘月初十,因為苗家祖籍在豐州,豐州離京城有十餘日的行程,所以女方在冬月末就發嫁,然後在姚家一個位於京郊的別院裡等待吉日到來,男方前來親迎。
而眼下的小苗氏比以往更忙了,今年是姚家出孝期的第一個年,自然是要大辦的,各家親戚的往來年禮,還有各處產業年底的盤賬,更有姚崇明的婚事,小苗氏只得強忍悲憤,打起精神來應付。可是今年比不得往年,往年老夫人派了玉簪來幫襯,今年老夫人卻帶著玉簪打理姚崇明的成親事宜,小苗氏只得一人應對諸多庶務,在累的即將吐血之際,忽的想起一個人來,那就是翠瑤。
自翠瑤回府之後,小苗氏就一直晾著她,姚崇明惱她私自生下孩子,也不親近她,翠瑤只得一邊撫養兒子,一邊琢磨著如何復寵,如今小苗氏主動丟擲橄欖枝,翠瑤自是歡天喜地的謝了,詛咒發誓了半天,終於重得了小苗氏的信任。而小苗氏因為有翠瑤做幫手,總算是不在手忙腳亂的了。
這日小苗氏去壽安堂找老夫人商量姚崇明婚宴的喜帖一事。
“娘,這裡有幾家人家,兒媳實在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給他們發了帖子去。”因為有新的敵人要進來,苗氏姑侄的關係一瞬間親密了許多。
“哦?都有哪幾家?”自從明白這婚事是不得不辦的,為了姚家的臉面,也為了到時候不被宮裡來的內侍挑剔,苗氏對婚禮是要求極嚴的,凡事都要經了她的同意才能執行。
“這些人家大多都是大伯的同年,別的人家也還就罷了,只是有兩家卻是不得不問問娘了。”提起早死的大伯子,小苗氏就想起自己妻不妻,妾不妾的尷尬身份,心裡是一陣一陣的彆扭。
若是在以前,苗氏是不願藉著那個早死的原配嫡子替兒子跟各世家名門搭上關係的,只是如今因代尚書記恨姚家悔婚,而姚崇明又是在他手下當差,他已經讓姚崇明連著吃了幾次訓斥,又從中做了手腳,使得姚崇明在衙門裡也倍受人排擠,所以苗氏不得不到處撒網,廣結人脈,希望能夠幫上姚崇明,如今既有送上門來的,豈有不要之理,只是若是一般的人家了,就還是算了吧,苗氏在心裡暗忖著,“既是如此,你說來我幫你參詳參詳!”
小苗氏把手中的單子遞過去,“這蘇家是因為有一次,清姐兒路上偶遇了蘇家小姐壞了馬車,出手幫了她一把,當時咱們還在孝期裡,所以兩家也沒怎麼往來,只是自咱們家出了孝期,蘇夫人已經遣人給清姐兒送了好幾次東西了,兒媳想著,咱們是不是也要表示一番才是。”
“哪個蘇家,”老夫人對京中的老牌世家倒是瞭解的很,只是蘇家原先並不起眼,大約是如今的新興起,老夫人就有些想不起來了。
“就是跟安國公閔家結了親的蘇家,蘇家大老爺娶了安國公的嫡親姐姐,這蘇家大老爺是去年回京的淮南道按察使,後升任中書侍郎,外面都說皇上是屬意蘇大人接了咱們老太爺當初的位子。”
“既是如此,豈有不請之理!”苗氏聞言大喜,這樣的天子近臣,多少人想結交只是苦於無門,如今這麼好的機會,哪能放過,一時又想不起這姚可清什麼時候和蘇家小姐認識了的,只是剛剛聽小苗氏說有兩家,只得壓下心底的不解問道:“還有一家是哪一家?”
小苗氏也是希望老夫人能應下給這兩家發帖子的,見老夫人應了蘇家很是開心,想著可以藉著婚事跟這幾家人搭上關係,那個新來的鄉巴佬拿什麼跟她爭,聽老夫人提了另一家,忙說到,“這另一家是平國公府,平國公和安國公都是開國功臣,只是他們家是武官,和咱們家素來沒有交集的。只是如今平國公府的四老爺是走的科舉的路子,他當初和大伯子是同科的。而且一個是二甲頭名,一個是二甲第二名,關係更是比別的同科還要親近些呢!”
“這平國公府是不是尚了公主的?”老夫人突然問道。
“是了!”小苗氏就是衝著這個去的,如今老夫人突然問起,以為老夫人不想和皇家扯上關係,一時有些忐忑的道,“是這位宋四老爺的親哥哥宋三老爺,尚了當今聖上的親姐姐昭敏長公主。”
“既是如此也就請了吧,只是不好請平國公府了,就以同年之誼請了宋四老爺就好。”苗氏想著公主這樣的金枝玉葉他們還是不要就這樣貼上去,免得被看輕了,還是循序漸進的好!
“就按母親說的辦!”小苗氏心裡樂開了花,心裡暗道,朱氏,你一個窮鄉僻壤來的無父無母的孤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