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6章,七零小嬌妻,秋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貓撲中文)第546章

說起逃港,勾起了華珺瑤回憶,她應該也算是其中的一員了,相比別人九死一生,她在輕鬆不過了。請大家搜尋(#¥)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鵬城”歷史上共出現了四次大規模偷*渡”,分別為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官方明文記載的“逃港”事件就有56.5萬多人次。

內地民眾此起彼伏大規模的逃港風潮,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也為中國改革開放最為重要的決策之一——鵬城等經濟特區的設立,做了深刻而令人心酸的鋪陳。

解放前由於戰亂等因素,規模性逃亡香江的潮流便已出現。

建國後出現大規模的逃港,原因是由於公社化“大鍋飯”模式下的一切歸公,如個人財物方面,全部金銀首飾都要報告政府,然後存入銀行,極大傷害了民眾的生產積極性。在“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的時代,很多走投無路的民眾,懷著不解、不甘的心情,開始孤注一擲逃亡香江,特別是在嶺南沿線一帶。

當年珠江作為泳場的盛況:成百上千市民在一泓江水中強身健體,口號喊得分外響亮,其背後的真正意圖大家都心照不宣:為了隨時可能發生的遠行——偷渡邊防線,逃亡到香江。

逃出去的大部分都是青壯年,以致不少邊防村莊成了“女兒國”、“老幼院”。民謠便說:寶安只有三件寶,蒼蠅、蚊子、沙井蠔。十屋九空逃香江,家裡只剩老和小。

偷渡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只能說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

從水路偷渡者一般都帶有汽車輪胎或者救生圈、泡沫塑膠等,還有人將***吹起來掛在脖子上,一直游過去。羊城人把從水路偷渡逃港稱作“督卒”,借用下象棋術語,取其“有去無回”之義。民眾也常常自發去珠江中練習游泳,以便日後“逃港”派上用場。不少孩童從小便被家人灌輸“好好練身體,日後去香江”之類的思想。

從陸路的偷渡者翻越鐵絲,到達香江,當地人戲稱為撲”。這種很難翻過去,後來鐵絲裝了先進的感應裝置,一觸就會被發現,探照燈、哨崗和警犬的組合是致命的危險。為了防狗,偷渡逃港者臨行前往往會到動物園收買飼養員,找一些老虎的糞便,一邊走一邊撒,警犬聞了糞便的氣味以為有虎,就不敢追了。有人為防止被邊防軍看到,將西瓜挖空,瓜皮套在頭上,只把眼睛露出來。

陸上越“”,海上破浪,畢竟是年輕人所為,中老年人、兒童婦女只有坐船之法了。坐船,相對而言較安全,但帶有集團性質,出了事問題較嚴重,而且要付300元不等一筆不小的費用,但為“逃港”,不少人往往不惜傾家蕩產。然而且海上風浪很大,經常發生偷渡時溺亡的情況。

最近的一次逃港是1979年的一次,有謠言說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登基當天,香江實行大赦——凡滯港人士可於三天內向政府申報香江永久居民,鵬城還在當日“大放河口”.允許群眾自由進出香江。後人們不勝唏噓:1979年5月7日.“大放河口”的翌日,毗鄰香江的20公里海面上.漂浮著數百具屍體.腥臊的海風抹去了這塊土地上的任何一絲生氣。眼前,天空闊遠.萬籟俱寂,似乎一切都沒有發生過。東起沙頭角,中至下步廟.南到紅樹林蛇口.連一個人影也難以找到。

似乎比運動中還要瘋狂,運動結束後,大陸民眾從極端的政治高壓中解脫出來。沿海一帶,老百姓們透過境外的親朋好友接觸了更多的資訊,加上階級鬥爭的枷鎖開始鬆懈,一種前所未有的躁動在民間浮現出來,“逃港”高潮卻再次突如其來。

較之以前,運動剛剛結束的“逃港”風波,人員更廣泛、勢頭更迅猛,甚至引發了區域性的社會恐慌。運動中,“逃港”人員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即困難群眾、知識青年和“階級異己分子”。運動過後,不少普通市民、基層幹部,甚至一些十多歲的中學生都加入了這支隊伍。

在羊城,各個收容所中便經常能看到成群結隊的因偷渡而被遣返的少年。在珠三角很多地方,“偷渡”更是公開的秘密。哪家有人“偷渡”成功,家人不僅不避嫌,反而會在外人面前炫耀,更有好事之徒會大擺筵席,大放鞭炮,以示慶祝。

有的地方還出現了以生產隊長為首,黨支部記和治保主任全部參與的偷*渡事件,他們乘船外逃之時,竟還有數十名村民到海邊餞行。

對越演越烈的“逃港”,當時的邊防幾乎已無能為力,如果再加強力量,從全省甚至全國調集軍警過來,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概念神,一刀斷銀河

路邊一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