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89部分,希靈帝國,你妹找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麼?因此雖然是個令人殘念的二手貨,它也是神界正規神殿出產的流通商品,自然和那些無證無照而且壽命不定質量無保的世界不一樣,它是有產品說明書和全套質量證明檔案的。而且由於世界本身是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演化的東西,在作為商品或贈品之後,它們必須進行“凝滯”處理,處理方式就是把整個世界暫停掉,等買家收貨之後由使用者自行開啟,這樣可以有效防止滯銷好幾百億年的世界因為超過保質期而貶值(話說真有苦逼到這種程度的事情麼?)。至於開啟方式就是在宇宙中央有一個小綠按鈕——當然,還有一些型號是輸入一組啟用碼,叮噹管理的另外一個世界就是用啟用碼啟動的,只不過據說用啟用碼的東西都很容易被盜版,還是用小綠鈕穩妥一點:這叫物理性加密。
以上是冰蒂斯對我們的解釋。
當日莫妮娜光忙著計劃自己新買的傢俱該怎麼擺設了。她忘了告訴我們這些事兒……
看著市中心巍峨聳立的白色紀念碑,我們幾個露出了整齊而發自肺腑的傻笑:“呵呵,呵呵呵……”面對眾神在他們無限的生命中所研究出來的這些毫無意義的蛋疼玩意兒,我們現在早就見怪不驚了。當然,“議會”恐怕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適應自己生活的宇宙裡面,連背景輻射中都隱藏著商標和條形碼的現狀。
“在這之前我們從未接觸過你們口中的星域神族,”稍微沉默了一會,“議會”突然開口了。“對神明的信仰是我們記憶中很久遠的事情了,很多種族,在跳出了自己的宇宙,發現虛空中有無數個世界之後,就會放棄他們文明程序中出現過的宗教和眾神,但是沒有想到,真的存在一個被稱作‘眾神’的種族。創造並管理著無數的世界。”
“我們查了資料,發現流亡者艦隊都來自虛空中最偏遠的區域。那是星域神族沒有涉足過的地方。所以你們不知道他們也很正常。”珊多拉隨口說道,然後看著城市遠處,突然驚訝起來,“那是怎麼回事?建築物在離開它們的基座?”
我立刻看向珊多拉手指的方向,發現遠處出現了壯觀的一幕:數百座託貝魯塔球建築正在微微震顫,它們頂端膨大的球體和下面細長的連線塔正在逐一斷開,隨後那些碩大的球體(也就是建築物的主體)開始緩緩升空。它們下半部分的外殼不知何時已經消失,露出了閃爍著綠色光芒的複雜結構。在這些球體逐漸升到高空的過程中,新的、更細小的連線塔從那些裸露出來的綠色核心中慢慢探了出來。就好像有生命的種子正在逐漸生長出根鬚一樣。從遠方傳來了低沉而有規律的轟鳴聲,如同無數萬噸巨輪正在鳴笛。隨後,那些膨大的巨型球體開始向著東方飛去。
“那裡……還有那裡,到處都是!”姐姐的語氣中帶著驚奇,來回指著每一個方向,城市外圍有無數的“塔球建築”在產生著同樣的變化:和基座分離,然後頂端的巨型圓球緩緩飄向四面八方。它們是如此巨大,如此眾多,簡直好像整座城市已經化為蒲公英,正在隨風飄散一般。這一幕讓我忍不住將其和這些建築物的外形聯想了起來:如同隨風飄揚的孢子。
“今天是擴散的日子,城市已經長的夠大,可以擴散了。”
“議會”帶著喜悅的聲音在我們身後響起,我再次聽到了那個詞彙:擴散。之前金在眾人面前就提到過這個詞,但當時我沒來得及問他這是什麼意思,而現在,眾人親眼看到了“擴散”發生時的壯觀一幕,瞬間就明白了這是什麼意思。
“託貝魯蟲族用這種方式增加他們的城市,”當視線中再也沒有新的塔球建築騰空而起之後,“議會”才收回目光,對我們解釋道,“所有這些建築都能自我複製,並且不斷生長,儘管構成它們的是金屬,但它們如同有生命一般。這也是我們最終選擇利用託貝魯蟲族的技術來建造第一顆殖民星的原因——事實上單論地表建築技術和生態宜居技術,奧薩人比託貝魯蟲族更加先進,但奧薩技術的建築效率遠遠比不上這些有生命的高塔,而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建築效率。能在短短几個月內改造出如今這麼多的殖民星(流亡艦隊現在當然不止有凱魯達克一顆殖民星,事實上他們已經在附近的幾個恆星系內廣泛移民了),託貝魯的技術起了很大作用。”
“議會”還跟我們講了她未來的一些設想:當生態問題得以解決,公民們不再需要擠在陳舊老化的太空船裡之後,她要著手逐步復原第四艦隊每一個成員的文明,根據儲存下來的資料,她要重建那些城市,復原當年的文化,對新生兒講述他們祖輩的歷史。她所期望看到的復甦不僅僅是重新搬到廣闊的天空下生活那麼簡單,她更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