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刃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千一百九十七章 流放戈沙壩,少年大將軍,水刃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此不再姓凌,英王奏請了萬隆帝,賜李姓,從此之後世上再無凌孤眠,而只餘李孤眠。

這事並非獨有,他只是賜了李姓,不如李落當年不但給了木括鐵衛李緣夕李姓,而且還拜了義姐,這是記載在大甘李氏宗祠裡的,固然沒有長生位,不過宗祠的族譜中無論如何也要寫上一筆。

凌孤眠只是改姓為李,和大甘李氏並沒有關係,卓城裡恥笑的人很多,但卻改不了他備受英王李玄慈器重的事實,取笑還是取笑,不過阿諛奉承的人也不少,也有人背後譏諷,人前奉迎。

凌依依休了凌孤眠,如今該稱之為李孤眠,他是入贅太傅府,太傅失勢,凌家飄搖,而李孤眠似乎前途無量,這個時候凌依依解除了她與李孤眠的夫妻之名,沒人知道為什麼,也許是凌依依捨不得誤了自己所愛之人的前途。李孤眠答應了,至於有沒有生離死別的橋段不得而知,只知道在他答應的第二天太傅府就被大理司查封,隔了一天,禁軍來人查抄府上,府中奴婢下人當場遣散,親近些的都被大理司關押起來,不消說定是為了太傅一案。

太傅的嫡親血脈只有凌依依一人,罪臣之女,下場如何早有先例。也許是不忍,也許是尚念舊請,也許看著知兒還小,李孤眠作證凌依依對太傅忤逆謀反之事絲毫不知情,英王出面說了句話,沒將凌依依下獄,在大理司關了七天,定了流放邊關,即刻離京。

離開的那天卓城還是卓城,街道沒有變,路上的行人也沒有變,最多會好奇這樣一個領著孩子的俏麗婦人犯了什麼罪,然後再衝她唾上幾口,罵一句,至於罵什麼反正不重要。

從卓城西門出城,凌依依留戀的回頭看了一眼生於斯,長於斯卻不能老於斯的大甘皇城,就被押送的大理司衙役很不耐煩的推了一把,喝道:“快走,看什麼看!”

凌依依急急忙忙應了一聲,去邊關的路還很遠,路上得小心說話,自己吃苦就算了,別叫知兒跟著受罪。凌依依趕忙拉著知兒往前走了兩步,她不算重罪只是牽連,所以不用帶夾板腳鐐,但需得帶著手銬,這樣一個弱質女流,才剛出城手腕就已經紅了一圈。知兒大約知道點,但想不明白娘為什麼要帶著自己離開家,爹去了哪裡?所以他問孃親為什麼要帶著鐵鏈,凌依依騙他是自己腕子疼,治病用的,知兒不信,但娘不會騙自己的,又怕孃親帶的鐵鏈太沉,兩隻手託著鏈子當中垂下來的地方,走的跌跌撞撞。

凌依依鼻子發酸,不敢哭,她怕知兒跟著她哭,惹得差役不高興。走了兩步,知兒忽然停了下來,高興的對孃親說:“娘,那個叔叔來啦。”

凌依依茫然抬頭,前方不遠處,李落靜靜的站在那裡看著自己,忍了好久的眼淚一瞬間便忍不住了,順著臉頰肆無忌憚的流了下來。李落走了過去,差役大喝一聲:“來者何人,此乃欽犯,退後!”

“我是李落。”李落亮了巡檢司卿的牌子,只說了這一句話,四名衙役臉色驟變,齊刷刷跪在地上,不敢起身。李落叫他們起來,然後看了一眼凌依依手腕上的鐵鏈,眉頭輕輕皺了皺,淡淡問道,“去哪裡?”

“回稟王爺,小的們先押著人犯去西關驛,等湊齊了流放的人犯後一併押送沙湖州。”一個差役戰戰兢兢的說道。

“沙湖州?”

“是。”

“她呢?”

“小的看看。”差役急忙開啟案卷瞧了瞧,恭敬回道,“是戈沙壩。”

李落哦了一聲,平聲說道:“你們退開,我有話同她說。”

四名衙役急忙散開,生怕多聽一個字。李落看著凌依依,凌依依看著知兒,知兒看著李落,形成了一個奇怪的圈。

“怎麼不把知兒留下來?”

“不了,把他一個人留在這裡我不放心。”凌依依小聲說著。

李落沉默片刻,沒有問李孤眠為何不管知兒,知兒畢竟叫凌北然,不叫李北然。

“你想去哪裡?”

凌依依驚訝的抬頭看著李落,不明白李落話中之意,愕然回道:“沙湖州戈沙壩呀。”

李落搖頭:“我是問你想去哪裡。”

“我……”凌依依一怔,這才明白李落話裡的意思,不是流放何處,而是願去哪裡,卓城也未必不可。凌依依眼中綻出一絲光亮,輕輕笑了,“就去戈沙壩吧。”

“知兒怎麼辦?”李落皺眉沉喝道。

凌依依回頭寵溺的看著知兒,道:“讓他跟我吃些苦,不管牧馬還是放羊,總能長大的,這樣的人不是也有很多嗎。”見李落還要說什麼,凌依依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道之痕

馮葉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