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海上航行第十天···
點點毛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章 海上航行第十天···,綜穿從我是特種兵開始,點點毛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你說的是海嶺通道?”陳淵詫異的反問,得到了盧一濤肯定的答覆。
“也就是海底山脈,一般高出海底三到四千米,就算同陸地上的山脈相比也毫不遜色,甚至更加的巍峨壯觀。”尚堂說到這兒,忍不住笑了一下,“接著說,盧一濤。”
盧一濤點頭,繼續將自己知道的該海域的水文資料道出。
“太平洋山脈,主要位於大洋的東側,但在西太平洋也有分支,存在於沖繩群島和印尼群島之間的海底,呈西南走向。”
“山與山之間的距離最寬處可以達到四五公里,最窄處只有三四百米,而且山脈都是由易碎的火成岩構成,如刀刃般鋒利。”
“山勢之雄偉,甚至可以媲美喜馬拉雅山。”
席楠因為這個話題涉及到了自己負責的部分,從戰位上起身加入了討論,並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如此險要的山形地勢對水面上的船隻不會有太大影響,卻是咱們潛艇的噩夢。”
“雖然咱潛艇都配備了高精度的慣性導航系統,但由於地心引力對區域性垂直面的干擾,水下高速航行,會使慣性測距儀的誤差逐漸擴大,從而導致了慣導定位誤差增大。”
“沒錯。”盧一濤肯定了席楠的說法,“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潛艇大多數都會繞道避開海嶺通道,或者乾脆上浮到一百米以內去透過。”
“因為沒人認為可以成功的穿越這個山脈。”
“直到一九八四年,他國海軍的一艘潛艇成功的從西太平洋海嶺穿行而過。”這一部分的潛艇歷史尚堂也是能說出來點兒什麼的。
因為這就是十三號海嶺通道名字的由來,“他們走的這條路線,就叫十三號海嶺通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