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1部分,超級窮人,貓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法國政府無法承受的數字。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法國政府才遲遲沒有向遠東地區派遣大批的援軍。”
“同時,經濟危機又引發了政治危機。茹費裡內閣為了爭取工人成為自己的擁護者,在議會中透過了瓦爾德克?盧梭提出的1884年法令,允許在法國成立獲得批准的工會,工人們組成了社會主義黨派。他們在議會中開始攻擊茹費裡內閣,同時茹費裡內閣又遭到左翼共和派即‘激進派’的不滿,君主派右翼也對茹費裡的教育制度表現出強烈的不滿,迫使茹費裡內閣疲於應付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此外茹費裡內閣提出的主要政治路線是對德國實行妥協,而在非洲和亞洲實行擴張的殖民政策,對於這個政策絕大多數的普通法國人是不滿的。”
又是經濟又是政治,白小天的話絕大多數人都是聽得懵懵懂懂的。
白小天倒也不在意有多少人明白,只要能打消眾人對於法國人的恐懼,目的就達到了,於是他繼續說:“法國國內的經濟危機讓茹費裡內閣感到焦頭爛額的同時,法國在對外關係上也頻頻受挫。在非洲的剛果問題上,法國與比利時在十年前就有衝突。法比之間經過激烈的爭奪和爭吵,最終在去年瓜分非洲的分贓會議—柏林會議上法國受挫,而比利時國王以個人名義領有‘剛果自由邦’。在突尼西亞問題上,法國和義大利爭奪不休,最終德國首相俾斯麥拉攏了義大利,於三年前年簽訂了《德奧意三國同盟條約》,法國面臨著德意兩大國的軍事威脅。在埃及問題上,法國與英國早在蘇伊士運河開鑿問題上就產生了衝突。英國在取得了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後,又徹底控制了埃及,並加緊排擠法國勢力。茹費裡內閣上臺後,英法之間有火併之勢。對非洲的爭奪在去年的柏林會議後達到了頂峰。據我所知英國制定了縱貫非洲大陸的‘二C’計劃,法國制定了橫穿非洲大陸的‘二S’計劃,德國制定了從西南非洲到東非斜跨非洲大陸的計劃,英、法、德在非洲為實現自己的計劃不斷地爭鬥。”
白小天相信這麼一段話下去,多數人已經被他侃暈了,他雙手緊握成拳揮舞著:“對於多數法國人來說,他們的目標是儘快從德國手上奪回阿爾薩斯省和洛林省。對於法國政府來說,現在最大的利益在非洲,而不是遠東。所以,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只要我們殲滅或者重創了利士比艦隊,等待茹費裡政府的就只有立刻倒臺一條路。而法國新政府的成立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中,法國就根本無暇顧及遠東。就演算法國新政府成立,擺在他們面前的首要任務是消除國內經濟危機,安撫國內平民對於德國的不滿情緒,再其次就是力圖在非洲問題上立於不敗之地。在遠東,法國人的利益並不多,所以我認為法國增兵籌餉擴大這場戰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我認為只要我們作戰得力,法國人不但會主動妥協,徹底退出越南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關於法國的事情,在場的還真是沒幾個清楚的。就是那些僱傭兵也不是十分了解,畢竟這個時代雖然有報紙,但是諮詢並不發達。有些訊息雖然在報紙上登過,但是除了那些專門搞情報的,很少有人會像後世一樣去把那些資料蒐集整理。而且這個時代的情報機構也是遠不能和後世相比的,更看重的是打入對方內部刺探情報,對於這些公開報道的訊息用心蒐集的倒不多。白小天到了倫敦之後,唯一比較關心的時事就是中法之間的戰事了。再說法國雖然不能和十八世紀時的霸主地位相比,但畢竟是最強大的列強之一,所以他蒐集了許多報紙和圖書館中有關法國的資料。對法國還是有相當全面的瞭解的。
接著白小天很快宣佈了各艦艦長的臨時任命。其中任命呂翰為巴雅號管帶、許壽山為凱旋號管帶,高騰雲為杜居士路因號管帶、陳英為費勒斯號管帶、葉琛為德斯丹號管帶,呂文經為富爾達管帶。這兩艘鐵甲艦五艘巡洋艦乃是現在艦隊的主力,白小天命令這七艘艦艇人員暫由艦長自行組建,人員可以從原船政艦隊、綠營水師以及船政學堂的師生中挑選,但必須在凌晨五點之前組建完畢,六點鐘準時出發,前往金牌、琯頭一帶洋麵,俘獲或擊沉香伯蘭、及梭尼號。這七艘主力艦艦長中沒有張成。張成和白小天一樣都是副將,常期為船政艦隊的實際指揮官,而且白小天發現他戰鬥時總是顧慮重重,這樣可是很成問題。所以他直言不諱,希望張成留在馬尾,負責看守法軍戰俘。張成倒是非常樂意。無論勝敗,他都對這次的出擊不看好,能夠有個合理的藉口不參加,正合他意。
雨停了,天亮了。
七艘主力艦已經出發了,白小天在倫敦的時候並沒有想到能夠俘獲法艦,因此所有的裝填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