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4部分,超級窮人,貓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康熙臉上的表情和藹無比,可惜在胤禟看來實在是太假,沒辦法,誰讓康熙是皇上,平時根本沒有掩飾自己感情的必要呢?康熙大概還想著胤禟能把某個教唆他的對清朝廷不滿的某個大逆不道的傢伙供出來吧?也是,六歲的小孩,再聰明也聰明不到這個地步吧?肯定是有人在背後教唆。康熙定然是如此想的吧?胤禟惡意的猜測了一下,然後說道:“兒臣的結論乃是從事實而來。”
“事實?什麼事實?”
“兒臣年記雖小,讀書雖然沒有皇阿瑪多。但兒臣從沒有聽說過古往今來有哪個國家幾十年來不斷的在打勝仗,可是這個國家的土地卻不斷地被戰敗國佔領;兒臣從沒有聽說過古往今來有哪個國家幾十年來不斷的在打勝仗,可是這個國家的子民卻不斷地被戰敗國劫掠、屠戮;兒臣從沒有聽說過古往今來有哪個國家幾十年來不斷的在打勝仗,可是卻幾十年來不停的向戰敗國求和;兒臣從沒有聽說過古往今來有哪個國家幾十年來不斷的在打勝仗,可是戰敗國一方卻不是拒絕求和就是提出蠻橫、無理的要求;兒臣從沒有聽說過古往今來有哪個國家幾十年來不斷的在打勝仗,可是那個屠戮他子民的戰敗國的侵略者卻沒有得到一點的懲罰,那些戰俘不是被毫髮無損的放回去,就是被供在京城裡好吃好喝的奉養;兒臣從沒有聽說過古往今來有哪個國家幾十年來不斷的在打勝仗,而為了求和這個國家卻必須要白白的割讓出去大片的土地,這個國家的朝廷上激烈討論的就是到底割讓多少土地?皇阿瑪您知識淵博,您聽說過嗎?”
“夠了”康熙暴怒,那樣子彷彿要吃人一般。
“皇阿瑪。”胤禟在前世就不是一個膽子大的人,那些街面上的熱鬧,他一般都是站在遠遠的看著,始終抱著安全第一的原則。不過在網路上發表滅日屠美的豪情他常幹,年輕人誰又沒有一顆憤青的心呢?而且灌水這樣的事情可是非常非常安全滴。可是不知怎的,就在剛才他說著說著,把自己也給說的熱血沸騰起來。在這一刻他似乎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彷彿林則徐、左宗棠、鄧世昌在瞬間靈魂附體,他彷彿看見了虎門碼頭上的滾滾濃煙;彷彿看見了一個抬著棺材進疆的蹣跚老者;彷彿看見了大東溝上,熊熊燃燒的致遠艦正在開足馬力,奮勇向前。
那些屈辱的條約彷彿像過電影般一一在他眼前閃過,儘管歷史不太好的他大多不記得那些條約的名字和內容,他毅然覺得心潮澎湃,所有的膽怯都一掃而空,是的,此刻他不是一個人:“皇阿瑪。前明大多數皇帝都是昏庸無能的,可有一點兒臣是非常佩服的,兒臣非常欽佩他們都有一根硬朗的脊樑。無論是哪一任的前明皇帝都從來都沒有過對外屈服的歷史。即便在皇帝本人被俘虜了的時候,這個帝國也沒有屈服。當我後金崛起,打的前明軍隊一次次丟盔棄甲、打的前明朝廷一次次喪城失地,這期間明朝雖然換了三個皇帝,可無論是萬曆、天啟還是崇禎,無論他們是多麼荒唐多麼昏庸多麼無能,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毫不猶豫地堅決拒絕求和。即便是在後金事實上已經佔據關外多年,而前明帝國內部已是焦頭爛額之機,前明皇帝也依然是絕不求和。這樣的氣節是讓人讚歎的。如今我大清君明臣賢,難道還比不上前明不成?”
第九章政治白痴
“骨頭硬?骨頭再硬,明朝還不是亡了國?”康熙站了起來,兩個拳頭捏得緊緊的,誰都看得出他有一種要毆打胤禟的慾望。
此時的胤禟一身熱血沸騰。“唰”的一下也站了起來,可是六歲的他站起來勉強才到康熙的腰部,這樣子顯然從氣勢上就輸了一籌。有道是就算是輸人也不能輸陣,胤禟腦子一轉,想到了主意,他爬到了凳子上,大概因為緊張的緣故,“撲通”一聲連人帶凳摔在了地上。他也不叫痛,立刻爬了起來,將凳子扶好,小心翼翼的爬了上去,站了起來,這一下也就比康熙稍矮一點。
不過,站在那裡的他臉上、衣服上到處都是灰塵,那個樣子看得康熙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太監李德全在一旁則是暗地裡不停的抹汗,這麼小的年紀,要是摔個不好,那說不定就是大禍事。不過,他打心眼裡佩服胤禟,不說別的光這硬朗的脾氣別說阿哥里,滿朝庭的大臣裡有一個算一個,沒一個比得上。當然了,他也為這位小阿哥捏了把汗。康熙可不是這麼容易說的動的,更何況孝莊老太后已經不在了,就更沒有人說的動他了。
“皇阿瑪,您是明白人,想必也能看明白。前明之所以滅亡並不是因為始終堅持拒絕和我大清求和,相反如果前明早就和我大清和談了,恐怕前明亡的會更快些”
康熙站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