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內閣奏事,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頗不同。歷史上,他向崇禎皇帝推薦過韓爌和孫承宗。
韓爌這個人究竟如何,朱大明並不清楚,但是孫承宗他可是聽說過,絕對是一位可以力挽狂瀾的牛人,所以他特意問李國鐠的意見,就是希望他借這個機會把孫承宗推出來,畢竟他已經劃出了範圍,能進這個範圍的人沒多少,但孫承宗絕對算一個。
李國鐠這個人在歷史上很複雜,他是魏忠賢一手提拔上來的,但是卻並不領魏忠賢的情,魏忠賢提拔他會因為他跟魏是河間府的老鄉,而他之所以要推薦孫承宗,也是因為他跟孫承宗是老鄉,而且還是一個縣的老鄉,都是河北高陽縣的進士。
皇帝點了名,李國鐠沒辦法再猶豫下去,拱手回道:“王在晉,臣知道,曾以知兵事而任薊遼督師,並曾兼掌兵部,資歷上本無問題,但在薊遼督師任上頗多決策失當,屢遭朝臣彈劾,被先皇罷免。臣向陛下推薦前兵部尚書、薊遼督師孫承宗。”
李國鐠終於說出了朱大明心目中的最佳人選,看來這個李國鐠還有幾分公心,可以接著用。
李國鐠剛說完,施鳳來馬上就接過話頭說道:“陛下,孫承宗督師薊遼期間,指揮失當,損兵折將,進退失據,致使大淩河被毀,寧錦防線失地二百里,被群臣彈劾而罷官,臣以為以之接任兵部尚書,恐惹朝野非議。”說完與李國鐠等人一起看著皇帝。
朱大明看著李國鐠微微點頭,然後看著施鳳來,淡淡說道:“孫承宗當年所謂的兵敗失地,不過是部將中計而已,與其本人關係不大。朕當時雖然年幼,但也聽說過此事。施卿若以兵敗為辭,那麼王在晉又如何,王在晉被先皇罷免,就是因為喪師辱國啊!”
考慮到王在晉在歷史上起復為兵部尚書之後的種種作為,朱大明乾脆說道:“王在晉這個人,先帝既已將其罷歸,今後就休要再提了!”
施鳯來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有敢於再反駁皇帝。
這時黃立極又突然說道:“陛下,除了王在晉,臣還有一個人選,就是現任薊遼總督閻鳴泰。閻鳴泰從遼東巡撫升任薊遼總督數年,久任遼東,多有功勳,當是適合人選。”
說完這話,他看看皇帝,然後接著說道:“還有如今薊遼督師王之臣,雖則督師薊遼未久,但亦可作為人選。”
閻鳴泰本是孫承宗的左右手,他的遼東巡撫還是孫承宗推薦的,但孫承宗與閹黨交惡,因而失勢的時候,閻鳴泰投靠了閹黨,得以更進一步,升任了薊遼總督,但其能力也只是平平,和平時期或可用用,而如今天下即將大亂,這樣的人不是朱大明的迫切需要的。
除了閻鳴泰這個薊遼總督,天啟七年這個特殊年份的遼東,除了有個巡撫畢自肅,還有一個薊遼督師王之臣。
但是王之臣七月份剛剛任職,而且這些人也都不是朱大明心目中的人選,所以根本不予考慮。
想到這裡,朱大明說道:“閻鳴泰倒是個一人選,包括薊遼督師王之臣,只是兵部的職司固然重要,然而畢竟還是在京師,薊遼則與東虜大軍對峙,形勢更為吃緊,閻鳴泰薊遼總督之位目前暫不可擅動,王之臣也是如此。
“至於孫承宗,這個人的本事,朕在潛邸之時即已聽聞,在遼事上雖有小挫,但畢竟功大於過,先皇臨終前亦多次稱其賢。朕意已決,就由孫承宗接任兵部尚書。此事無需再議。”
黃立極躬身領旨,施鳳來、張瑞圖也不再多言。
這之後,幾個大臣又相繼稟報了各種朝政大事,朱大明一一拍板決策,對陝北延綏的民亂,朱大明沒有辦法,只能是繼續責成當時的延綏巡撫嶽和聲等人繼續進剿。
至於西南的土司屠崇明的叛亂,朱大明對總督其事的人並不熟悉,但他知道這場叛亂不久之後就會被平定,所以樂得維持現狀而不變。
另外,對於疏浚大運河,在魏忠賢倒臺之前,暫時都沒法展開,因為漕運總督也是魏忠賢一黨的重要人物,所以只能暫時放一放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