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零三章 天使蒞臨,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平壤城附近的幾處屯堡看完之後回來,李信對於劉興祚的觀感,幾乎與當年姜曰廣對毛文龍的觀感一樣,迅速地認為劉興祚是當世之豪傑也!

李信的觀感一變,緊跟著的就是在對待劉興祚的時候,言談之間的態度當然也是大為變化,而這種變化很快就被劉興祚感知到了。

認真說起來,這兩個人可都是亂世之豪傑,彼此刻意結交之下,相互之間很快就有了一種“論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的惺惺相惜之感。

彼此認為對方值得結交了,接下來的很多事情就好辦多了。

當尹暄陪著朝鮮兵馬都元帥張晚,帶著大隊人馬前來大同江對岸迎接大明使節的時候,劉興祚為了給大明使節壯壯聲勢,派出了自己的弟弟東江鎮右路副總兵劉興賢親自率領一千名東江鎮右路精銳,過江送行。

從京師臨出發前,喬啟泰這個副千戶帶了一百五十人的錦衣衛校尉力士隨同護衛三位使者,到了天津登船之後,又有梁廷棟派來天津水師五百餘人跟著黃龍一起全程護送。

等到離開皮島的時候,毛文龍也要拍耿仲明帶人前來護送,但是被姜曰廣給拒絕了,畢竟是去傳旨換約,又不是去簽訂城下之盟,用不著這麼興師動眾。

不過這一次,一看朝鮮方面派出來的是兵馬都元帥張晚,而且麾下還領著三千衣甲光鮮的朝鮮兵,作為大明使節團正使的姜曰廣,在李信的勸說之下,接受了平壤伯劉興祚的提議,同意東江鎮右路總兵府派員一千,由劉興賢帶領,護送自己走陸路前往漢城。

平壤距離漢城約有六百里,姜曰廣等一行人,於崇禎二年二月十二日離開平壤城,渡江東行,一路上經過中和、黃州、坪山,於二月二十日到開城,在開城停留休整兩日後,最終於二月二十四日,抵達朝鮮的國都漢城。

一路上遇到了不少攜家帶口從北邊逃難過來的朝鮮人,這些人看見劉興賢所帶的東江鎮右路“和尚兵”之後,都是一副切齒痛恨卻又敢怒不敢言的樣子。

沿途所見朝鮮人對大明使節及官軍的痛恨模樣,給姜曰廣的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讓他突然覺得此行或許並不會如同想象中的那麼順利。

東江鎮的所作所為,特別是東江鎮右路軍在平壤以及大同江兩岸至元山一線的所作所為,已經讓朝鮮的民心發生了變化。

民心變了,那麼士心與王室之心會不會也跟著變,就很難說了。

二月二十四日巳時前後,姜曰廣一行人在朝鮮兵馬都元帥張晚、右議政金尚容、禮曹判書李廷龜以及尹暄等人的前導之下,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漢城外郭正對著大明方向的西門迎恩門外。

朝鮮國主李倧的親弟弟綾原大君李俌,以及朝鮮領議政尹昉,議政府左右參贊李貴、吳元謙,以及朝鮮小朝廷一眾官員的陪同之下,全部集結在迎恩門外,迎接大明使節的到來。

現在的朝鮮國主名叫李倧,登基之前封號是綾陽君,他有兩個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分別是綾原君李俌、綾昌君李佺,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是綾豐君李覺。

李倧透過政變登基之後,追封自己的父親定遠君為定遠大院君,封自己的兩個同母弟綾原君李俌為綾原大君、綾昌君李佺為綾昌大君。

而那個異母弟綾豐君李覺,不僅沒有被升格為大君,而且還在朝鮮被後金征服之後,被李倧給送到後金國的都城瀋陽當人質去了。

當時,建虜要求李倧將自己的親兒子,也就是這個時候的朝鮮國世子李溰送到瀋陽當人質,但是李倧以世子李溰年幼為由,要求送一個弟弟過去當人質,結果就把同父異母弟綾豐君李覺給送過去了。

後金國對於朝鮮國宗室內部的各種鬥爭,也不是那麼太瞭解,哪裡知道這個朝鮮國王的弟弟之中還分那麼多親疏遠近,無形中算是上了朝鮮一個當。

眼下朝鮮國中除了朝鮮國主李倧之外宗室之中地位最高的,就是這個前來迎接大明使節的綾原大君李俌,而地位最高的外臣,就是尹暄的哥哥領議政尹昉了。

這些彙集在漢城大西門也就是迎恩門外的朝鮮宗室和大臣們,先接上了張晚、尹暄等人的前導隊伍,然後看見大明使節的車馬到來,只聽尹昉一聲高喊“奏樂”,迎恩門外頓時鼓樂齊鳴起來。

就在一片鼓樂聲中,姜曰廣、李信、張溥等人從朝鮮禮官牽著的馬車上下來,三人整理好衣裝冠冕,然後暫時撇下身後已經停步的龐大隨行隊伍,小步快走上前,衝著前來迎接的隊伍走過去。

隔著十步遠的距離,只聽領議政尹昉又高喊一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之大院來了個大美人

眉夭夭

我在後宮當社交悍匪

逐逐逐月

放下教鞭執什麼鞭

不詳

老子三分魅,演到你流淚

我孟浪了

表妹不聽話

一捧月

我真的不想穿越呀

胸中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