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八四章 驚聞噩耗,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邦華進駐介休兩天後的一個上午,接到了信使從金鎖關帶回來的訊息,瞭解了中線的大致情況,搖頭嘆息之餘,心中盤算著準備親自前往金鎖關,利用李卑麾下礦營裝備了大量新式火槍和手榴彈的優勢,拿下黃蘆關。

然而,當他通令全軍整裝待發的時候,他接到了信使從平陽府汾西縣帶回來的緊急軍報。

陝西總兵張國興所部輕敵冒進,中了埋伏,如今訊息斷絕,生死未卜!

陝西巡撫洪承疇留副總兵王承恩守汾西、霍州一線,本人自帶一部撫標精銳前往濕州方向去了!

李邦華、盧象升聞此噩耗,大吃一驚,北線先傳捷報,中線毫無進展,雖說多多少少都有點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但是南線傳來的這個噩耗卻讓他不得不重新考慮此前的整個部署。

當天中午,李邦華命令全軍拔營,離開介休,轉了往南,一路往鼠雀谷方向急行而去。

且說陝西巡撫洪承疇從潞安府面見過督師軍機大臣李邦華之後,帶著初步議定的進軍方略,於四月初三回到聞喜軍中。

洪承疇回到聞喜軍中之後,迅速率軍北上平陽府城,也就是後來的臨汾城,與坐鎮平陽的山西按察使張宗衡、陝西總兵張國興等人一番計議之後,兵分兩路北上,執行潞安督師府的決議。

其中命令張宗衡、張國興各帶所部共計山西鄉兵兩千人、陝西官軍三千人走西路,從平陽往西北進佔蒲州、濕州,自己則帶麾下撫標四千人走東路,繼續沿著汾水,北上洪洞、霍州和汾西。

四月初六,兩軍先後出發,洪承疇親自率領這一路十分順利,因為行經之地都是河谷平原地帶,此時也沒有遭受什麼兵災,所以沒怎麼費勁,這一路官軍就先後抵達了洪洞和霍州,除了在霍州分兵一千駐守這個要地之外,到四月中旬的時候,麾下剩餘的三千精銳全數按照計劃進入了汾西縣城。

洪承疇這邊一路順利,既沒有遇見賊軍,也沒有什麼山道難行,但是張宗衡與張國興的西路卻從一開始就不是很順。

先是從平陽往西,前去蒲州的路途多數時候都是起伏不平的山道,路上損失不少運送糧草的牛車騾車,等到了蒲州之後,蒲州的知州劉令譽和守將堅拒不納,即使山西按察使張宗衡親自出面,蒲州城池還是嚴防死守,堅決不開城門,不讓張宗衡麾下鄉兵和張國興陝西軍隊入城休整,氣得張國興及其麾下將領在城門外跳腳大罵,一度揚言攻城。

最後,還是在山西按察使張宗衡的勸說之下,蒲州城中才答應送出來一批勞軍的糧食,算是暫時平息了紛爭。

從南線往北進軍的西路軍,在蒲州城下吃了個閉門羹之後,人人氣憤,張國興為了穩定軍心,對於軍紀的要求也不再那麼嚴苛,麾下的陝軍官兵對待在蒲州附近遇到的山西村鎮,當然也就沒那麼客氣了。

雖然還沒有達到殺人放火的程度,但是闖入村鎮之中強徵糧草牲畜的情況卻是比比皆是。

隨行的山西按察使張宗衡屢屢勸阻無用,又擔心麾下從平陽招募的鄉兵,與陝軍官兵內訌,最後乾脆眼不見心不煩,藉口職責所在,領著麾下鄉兵轉往蒲州西南,前去收復曾被流賊佔據過的吉州。

張宗衡是山西按察使,屬於高品文官,而且守土有責,前去收復被流賊佔據過的州縣,也的確是職責所在,分內之事。

張國興也說不出什麼反對的理由,而且他對自軍在蒲州城下的遭遇也非常憋氣,連帶著對張宗衡這個山西按察使及其麾下土頭土臉的山西鄉兵也沒什麼好感。

因為在他看來,張宗衡麾下的兩千鄉兵除了耗費糧食之外,根本沒有多大的作用,甚至到了關鍵的時候還可能臨陣倒戈與自己麾下的陝軍為敵。

就這樣,張宗衡與張國興在蒲州城外吃了閉門羹之後不久,就各率麾下分兵前進了。

張宗衡轉往西南,前去收復吉州,而張國興繼續帶著麾下三千陝軍執行命令,北上濕州。

濕州在蒲州北面一百多里地,張國興帶著麾下陝軍一邊行軍,一邊搶掠沿途村鎮獲得糧草寄養。

到了四月十四日傍晚,西路陝軍三千人終於抵達了濕州城外,一番交涉之下,城內守官才滿懷疑慮地開啟了城門,讓這些疲憊不堪的官軍進城休整。

當天夜裡,燈火通明的知州府衙二堂之上,之前堅守濕州而未失的知州焦勝昌此刻,正與陝西總兵張國興相對而坐。

焦勝昌說道:“此前焦某收到平陽傳來訊息,說是陝西張總鎮與我山西按察使張大人一同前來本州,不知此時本省臬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之大院來了個大美人

眉夭夭

我在後宮當社交悍匪

逐逐逐月

放下教鞭執什麼鞭

不詳

老子三分魅,演到你流淚

我孟浪了

表妹不聽話

一捧月

我真的不想穿越呀

胸中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