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三三章 必先安內,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應星、宋應昇兄弟中進士之後,一個被崇禎皇帝安排到了身邊,做了內閣中書舍人,一個被安排到工部奉旨新設的礦冶清吏司做七品主事。
宋應昇到工部礦冶清吏司不久,因為崇禎皇帝的特意關照,很快就被同為江西進士出身的李邦華所器重,跟在李邦華身邊做事,如今已成為白冶城礦營的一名坐營文官,幫著李邦華處理礦營的營務。
而礦營裡面如今帶兵的參將李卑,則是陝西榆林人,也是明末有名的悍將之一,天啟初是薊鎮的都司,天啟末成了山海鎮的遊擊,後來不知道因為得罪上官被免職。
尤世威上任建昌營總兵後,把這個李卑推薦給了李邦華,而正確帶兵將領的李邦華,稍經考察之後,就選定他作了統帶礦營的將領,而且沒過幾個月就提拔他作了參將。
此後,仕途坎坷的李卑對工部尚書、軍機大臣李邦華感恩戴德,忠心不二。如今李邦華派中書舍人宋應星前去白冶城,自然是看中了宋應昇和李卑的忠誠可靠。
這些事情安排完了以後不久,王承恩領著英國公張惟賢到了乾清宮外,王承恩先進來稟報,然後很快就帶著張惟賢進了崇禎皇帝與眾人議事的御書房中。
張惟賢一進來,馬上跪地大禮參拜,說道:“待罪之臣張惟賢參見陛下,請陛下治臣失察之罪!”
崇禎皇帝見張惟賢這樣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當即說道:“英國公多慮了!你的請罪折,朕已看過。
“雖說英國公府之前存在兼併、佔役乃至虛冒兵額的過錯,但你主動認錯,善莫大焉。
“況且朕聽說英國公府佔役之兵員,如今皆已除兵籍停軍餉,由你國公府自行發給工銀糧米,這就很好。你的做法,朕很滿意,你不必憂慮。”
張惟賢聞聽此言,心中大定,然後再次叩頭說道:“待罪之臣叩謝陛下天恩。臣蒙陛下信重,先是督領五軍都督府,後又總督京師三大營,如今更是用為軍機大臣。如今,臣受人攻訐攀咬,其中虛虛實實,一時難以自明,臣願歸家面壁思過,懇請陛下免臣任兼各職。”
張惟賢身上肯定是有當時勳貴階層普遍都有的毛病,但是這個人在歷史上並沒有犯過什麼大錯。
當然了,也許是因為他死得早了一點兒,沒遇上李自成進軍京師,也沒遇上滿清入關,否則真不好說到那個時候他會做什麼樣的選擇。
歷史上,張惟賢大約病死於崇禎四年冬天,這個人襲爵英國公超過了三十年,但是其一生的功績,能為後世記住的也就兩個,一個是總裁編修泰昌皇帝的《光宗實錄》,另一個就是堅決擁戴朱由檢登極即位。
光宗皇帝朱常洛,也就是天啟皇帝朱由校和崇禎皇帝朱由檢的父親泰昌皇帝。
這個泰昌帝登極不過一個來月,就因為所謂的紅丸案而駕崩了,所以編寫他的實錄其實並不難,因為並沒有多少內容可共記錄。
所以說來說去,這個張惟賢最大的功績,恐怕就是順順利利地把朱由檢送上皇帝寶座了。
如今的這位崇禎皇帝,看著跪在地上不肯起身的英國公張惟賢,不得已親自上前,將他攙扶起來,命令內侍賜座,然後在張惟賢感激涕零的謝恩聲中說道:“英國公不必如此。朕雖有過整頓五軍都督府,乃至勳臣世家的心思,但卻沒有大動干戈的意思。尤其英國公府,是我大明勳臣世家中的翹楚,英國公更是我大明朝廷的一根定海神針,於我大明有功無過,朕又豈會輕動?!”
說完這話,崇禎皇帝略作停頓,接著說道:“英國公今後休要再提免職歸家面壁思過的話。卿為軍機大臣,今夜就輪值軍機處,宿於宮中吧。
“此外,英國公若真有心力,倒是可以考慮一下今後五軍都督府的安排。朕雖有意革故鼎新,對五軍都督府職權範圍及人事安排略作調整,但一時還無暇顧及,考慮也不甚周全。英國公久領五軍都督府事,對都督府職司人事頗為熟知,此事倒可提前為朕籌謀一番。”
五軍都督府,又叫大都督府,共包括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和中軍都督府。
天下全部的都司衛所,除了大明皇帝直屬的親軍都護府,也就是京營和親軍都指揮使司轄內上十二衛以外,大明兩京十三省的所有都司衛所等,全部都分歸五軍都督府進行管轄。
所以,明初的時候,五軍都督府的職權是很大的,每個都督府分片劃區,各管數省都司衛所軍務。
同時,每個都督府也都設有左都督、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等高階將領職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