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三七章 抄家流放,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皇帝與幾位重臣又商議了一番,然後由侍立在一邊當值的內閣中書舍人呂大器和軍機舍人牛聚明等人執筆,將皇帝和眾臣議定的內容,條分縷析地寫成一份份聖旨。
這些在文華殿或者武英殿當值的中書舍人們,只要皇帝召見大臣,就必須跟在左右,但凡皇帝對臣子說了什麼話,都要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
其中有一份叫作起居注的,更是詳細得不得了,皇帝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見了什麼人、做了什麼事或者說了什麼話,包括其喜怒哀樂,都會被認真地記錄下來。
所以明朝的皇帝當起來並沒有那麼容易,不是你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想說什麼就能說什麼的,除非你完全不在乎你身後的名聲和形象,還有大臣們潮水一般湧來的諫言,比如明武宗正德皇帝那樣的。
中書舍人們起草完了聖旨,先是交給在座的幾位大臣過目,沒問題了以後,再呈給皇帝御覽,皇帝認可之後,即可到司禮監用印用璽,經過內閣副署之後,就成了朝廷的決策。
這一次,所有的聖旨內容,幾乎都是皇帝口授,中書舍人們不過是潤色成文而已,所以到了諸位大臣的手上,沒有任何改動,很快就到了皇帝的眼前。
這次的聖旨,一共是三份,第一份是給內閣的,第二份給京營的,還有一份則是給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
給內閣的聖旨,大意是說,成國公朱純臣掌管左軍都督府及提督京師五軍營期間,虛報冒領軍餉、兼併佔役軍屯等罪行嚴重,如今成國公朱純臣畏罪自殺,成國公府的國公封爵剝奪,原成國公府上下人等,交由刑部、大理寺和督察院三法司參照前例,會審,限三日之內依大明律審結完畢。
隨同交給三法司的,還有御前侍從武官劉廷傑、賀贊等人在居庸關時得到的那些或真或假、或實或虛的一些口述罪證,這些罪證都是從守關士卒口中獲取的,幾乎全都是關於京師部分勳貴兼併佔役的情況。
給京營的聖旨,大意是原成國公朱純臣畏罪自殺,現已除爵,免去其在京師五軍營提督勳臣一職,五軍營提督勳臣職務由宣城伯衛時泰接任。
同時,免去襄城伯李國禎京師三千營提督勳臣職務,該職務由惠安伯張慶臻接任。
之所以在京師數十位侯伯勳貴之中,選中這個衛時泰和張慶臻,完全是因為如今這位崇禎皇帝知道這兩個人的為人。
正所謂時窮節乃現,板蕩見忠臣。李自成大軍攻入北京城的時候,京城裡的絕大多數國公、侯爺等勳貴,都選擇了投降投效,只有區區數人自發組織抵抗,並且在得知崇禎皇帝殉國之後自殺殉節。
在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深夜,選擇自殺殉節的勳貴並不多,但其中就有時年五十來歲的宣城伯衛時泰和時年將近六十歲的惠安伯張慶臻。
當時衛時泰做主的宣城伯府,是闔家自縊盡節,無一遺者。
而張慶臻的惠安伯府,則是闔家自焚殉節,同樣無一遺者。
這樣的人,先不說他們的能力怎麼樣,至少在忠肝義膽和血性氣節上是沒有問題的。
除了這兩份聖旨,剩下的一份,是給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大意則是說,免去原成國公朱純臣左軍都督府左都督的職務,該職務由新建伯王先通接任;免去襄城伯李國禎前軍都督府左都督職務,該職務由寧遠伯李尊祖接任。
新建伯王先通不必說了,是內聖外王第一人王陽明之後,李自成率領大軍入城之後,其他勳貴紛紛投降,而新建伯王先通誓死不降,最後被闖軍殺了祭旗。
至於寧遠伯李尊祖,則是名將李成梁之後,也是在闖軍入城之後堅持不降而被殺掉的。
這兩個人因為其祖先曾有大功於大明朝廷,而且在士林和士卒之中都算是頗有聲望,所以把他們放到這個位置上,也能收拾一下軍心民心。
這幾道聖旨很快就公開下發了。
而隨著這幾道聖旨的公開下發,京師勳貴圈中暗流湧動的局面瞬時平靜下來不少。
崇禎皇帝剝奪了成國公府的爵位,免除了成國公府的世職,同時還將成國公府上下交由三法司會審定罪,固然出乎意料地嚴厲,但是此時成國公畏罪自殺的原因也已經在京師勳貴圈中私下傳開了。
他們都知道了原來成國公畏罪自殺的“真正內幕”,所以一時之間不少人放心了不少。
另外一個讓他們放心的是,被攻訐攀咬出來的成國公都死了,而襄城伯李國禎卻還好端端地關押著,只是免除了世職,連襄城伯的世爵都還留著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