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八五章 收穫季節,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田分地真忙的景象。

而那些不甘於給東江鎮佔到了田地的將校士卒扛長工、當佃戶的遼東難民,則乾脆攜家帶口,跟著如今改了名字之後腰桿都挺拔了幾分的孔有德,乘船前往朝廷新設的瀛洲鎮守府墾荒屯田。

所以,九月末的東江鎮,人人都是喜氣洋洋,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憧憬。

與東江鎮的喜慶氣氛相應的是,如今的京畿周邊也是一片豐收的喜悅景象。

年初以來,京畿周邊遍佈的皇莊,以及抄沒的閹黨田產,多數都種上瞭如今朝廷農事院大力推廣的新型農作物,比如土豆、甘薯和玉米。如今這些高產的作物,果然迎來的前所未有的大豐收。

雖然並沒有出現後世常見的那種,土豆、地瓜動不動就畝產五六千斤的超高產量,但是土豆、玉米和甘薯也確實沒有辜負皇帝的期望,而且以遠高於其他作物的產量,征服了朝廷上下和京畿周邊屯墾百姓的心。

整個北直隸轄內的屯墾地區,平均下來,每畝土豆和番薯的產量,都超過了三千五百斤,而每畝玉米的產量也超過了七百斤。

從來沒有見過如此高產作物的直隸總督府上下,以及北直隸百姓,人人都相信這是上天的眷顧,是當今天子的聖明,帶來了這樣的豐收。

那些分到了土地並且全部種植了新式作物的移民們,更是把如今的崇禎皇帝當成了神仙,人人都是感恩戴德不已。

而那些因為新式農作物秧苗不夠而種植的其他作物,比如水稻、小麥、高粱米等傳統,也迎來收穫的季節。

畝產雖然一如既往地不高,但再怎麼說,這也是來此屯墾的移民們的第一次收穫,人人臉上都是喜悅的笑容。

俗話說,手裡有糧,心中不慌。知道明末糧食重要性的崇禎皇帝,以及內閣和軍機處的大臣們,很是鬆了一大口氣,終於可以不用再為京畿地區百姓冬季的糧食發愁了。

自從進入九月中旬以來,這樣的好訊息就一個接著一個地傳來,令朝廷上下的所有人,都覺得大明新皇帝得到了神明的庇佑,大明朝的國運有了振衰起敝的好兆頭。

京畿百姓知道的有東江鎮取得的大捷,還有京畿屯田的豐收,而他們不知道的,或者說不清楚的,還有好幾件。

在孫和鼎從壕鏡澳帶著火槍火炮以及葡萄牙人槍炮技師返回京師數月之後,孫元化的次子、孫和鼎的弟弟,也終於從壕鏡澳帶著新購的火槍火炮等火器,以及另外的一批近百名西洋槍炮工匠技師,回到了京師。

這一次,除了又帶回來一批西洋槍炮技師,孫和鬥還又帶回了六百杆葡萄牙人在壕鏡澳的槍炮廠鑄造的前裝燧發滑膛槍,以及八十門清一色的神威無敵大將軍炮,也就是最大型號的紅夷大炮。

而最令皇帝感到高興的則是,孫和鬥帶回來的三十枚開花彈,也就是爆破彈。

這些作為贈品被帶回京師的開花彈,當然也是葡萄牙人生產的,而孫和鬥帶回來的葡人技師中,有幾個就是專做這種早期爆破彈的匠人。

其實大明朝的火器工匠也能生產出開花彈來,只是因為當時黑火藥的威力一般,使得開花彈沒有辦法發揮其應有的威力,所以沒有流行開了。

因為,若是中空的彈體內裝藥過多,那麼彈體的直徑就得加大,隨之火炮的口徑就得加大,把這樣大的開花彈推送出去,也就需要更多的火藥裝填量。

而這在當時是極為危險的,因為很容易就炸膛了。

而且除了炸膛的高風險,隨之而來的火炮重量也是一個硬傷。

若是把開花彈做的小一點,裝藥量少一點,火炮的重量倒是可以接受了,但是這種開花彈的威力卻小的可憐,而且有不少打出去以後還炸不開,威力甚至不如實心彈。

不過這一次孫和鬥帶回來的葡人火器工匠,想來應該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吧。而這所有的一切,當然造價不菲。

事實上,除了返京的費用,孫和鬥基本上把當初兄弟倆從京師帶去的二十餘萬兩銀子,以及後來皇帝責令兩廣總督王之臣支應的銀兩,全部都花掉了。

對於這一點,崇禎皇帝當然不在乎。這點銀子對於如今的他來說,並不算是什麼問題。

如今通州和白冶城兩處的槍炮廠,雖然都已經能夠自主地仿造新式火槍和紅夷大炮了,但是每月的產量畢竟還是有限得很,而且質量也還是沒有達到葡萄牙人制造的水準。

所以,孫和斗的返回,及其帶回來的東西,對皇帝來說,當然算是一個好訊息。

當然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尊之我不該被柴刀

妖刀居合

給深港風月

一雙鯉

BOSS心尖寵:小寶貝,超兇噠!

洛萬萬

藍桉已遇釋槐鳥

持塵

王妃

楚秋

重生:開局告白同桌小憨憨

白菜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