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九五章 歷史慣性,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今的定虜鎮,也就是原來的固原鎮,袁崇煥到任三邊總督之後考慮到六盤山深處的固原鎮土地貧瘠、窮困已極,無力駐屯大軍,沒過多久,就報經崇禎皇帝同意,將三邊總督衙門遷到了總督衙門曾經的駐地花馬池,並把固原鎮也一併移防到了花馬池,也就是後世甘肅的鹽池,從此改稱定虜鎮。

三邊總督衙門和定虜鎮移防花馬池之後,所面臨的形勢,比過去在六盤山山區的固原城時好轉了很多,在崇禎皇帝批准同意之下,三邊總督衙門設定了三邊鹽運司、茶馬司,並在花馬池邊外開設榷場,與鄂爾多斯左右翼諸部開展食鹽和茶馬互市,財政情況大為好轉,一改過去在固原之時欠餉缺糧、缺吃少穿的局面。

不僅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固原兵變沒有發生,而且固原鎮漢回士卒的逃亡情況也大為緩解。

如今的困局,不過是糧食價格居高不下這一條而已。

雖然陝西三邊之地的乾旱大同小異,但是花馬池所在的地方畢竟靠近寧夏的黃河不遠,溝渠縱橫,河湖遍佈,情況自然是要麼六盤山的固原和陝北的延綏鎮好了很多。

再加上之前在寧夏黃河兩岸,募集了部分原屬固原鎮隨軍的家屬和固原、慶陽、平涼等地饑民,在那裡屯種土豆、番薯、玉米等作物,糧荒的情況比陝北黃土高原上好了不少。

至少入冬以來,還沒有出現如同陝北那樣餓殍遍地、饑民聚眾造反的情況。

由此可見,三邊總督衙門遷到花馬池,固原鎮移防河套長城沿線,並改為定虜鎮,實在是正確之舉。

移防之後,三邊總督衙門不缺銀子,不缺馬匹,不缺肉食,如今所缺的只是人口,也就是用來擴大屯墾的人口。

所以陝北亂民造反之後,袁崇煥就給三邊總督下屬的延綏巡撫、陝西巡撫、甘肅巡撫分別傳去了軍令,流賊骨幹一律不準招撫,必須斬草除根,而被流賊裹挾的亂民,俘獲之後也不許在原地安置,而是全數送往寧夏鎮、定虜鎮等地屯墾耕種。

歷史上楊鶴當三邊總督的時候,招撫了流賊之後,總是將其骨幹收編為官軍,然後將亂民就地安置。

而陝北諸府在崇禎年間幾乎就沒有不鬧災的時候,基本上是年年乾旱,年年起蝗。

所以楊鶴就地安置的招撫方法,根本不能奏效,饑民從賊都是因為在當地活不下去,你把他安置在當地,有糧食救濟還好,一旦沒了救濟,馬上就會再次從賊。

這就是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反對招撫流賊的原因。

如今袁崇煥在寧夏、定虜等沿黃地帶募民屯墾,倒是可以把被迫從賊的饑民遷移到那裡安置耕種了。

且說延綏參政陳奇瑜帶著三千官軍騎兵,押解著大量被捆綁了雙手的亂民,經靖邊、定邊,一路往花馬池而去之後,孫傳庭派巡按御史李應期與綏德守將杜文煥,前往米脂附近的山中,尋找並徹底焚燬王嘉胤等人的山寨老營,自己則與賀時雨一起啟程返回了榆林城補充休整。

孫傳庭以為此番擊潰了這一大批流賊之後,延綏鎮轄地內怎麼也能夠安靜一陣子了,至少能讓在外奔波了兩個多月的麾下將士們安安穩穩地過個好年。

結果,孫傳庭、賀時雨帶著疲憊不堪的延綏鎮官軍剛回到榆林城沒幾天,綏德州方向就又傳來了一個殺官造反的訊息。

綏德下面的葭州,一部分默教回民在一個綽號叫作老回回的固原鎮逃卒率領下,聚眾造反,並與逃亡葭縣的紫金梁王自用、闖王高迎祥等賊頭裡應外合,拿下了葭縣縣城,殺了葭縣一應朝廷官吏,一時間再次聚眾五六千,聲勢復振。

與此同時,一個月前逃亡宜川的王嘉胤、王二、王左掛也在蟄伏了一段時間之後,再次聚眾攻佔了宜川縣城,殺死了守城官吏,在城中燒殺搶掠、大索錢糧。

孫傳庭無奈之下,只得再次召集延綏鎮官軍,總計兩千騎兵,五千步卒,一路往葭縣趕去。

同時也行文陝西巡撫洪承疇,約定在剿滅了葭縣的流賊之後,南北夾擊,會剿佔據了宜川的流賊。

然而這一次剿匪,就遠沒有上一次順利了。

話說明末的官軍,遇上建虜的時候,戰鬥力雖然渣到不行,但是每當遇到流寇的時候,卻從來都是以少勝多,所向無敵。

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等流賊首領剛開始起事的時候,憑著自己的大明官軍腐敗、不堪一擊的印象,還敢跟官軍對陣,但是吃了幾次大敗仗之後,很快就學聰明瞭,從來不跟官軍當面鑼對面鼓地打硬仗,而是用自己老營裡的流賊骨幹,驅趕著一幫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尊之我不該被柴刀

妖刀居合

給深港風月

一雙鯉

BOSS心尖寵:小寶貝,超兇噠!

洛萬萬

藍桉已遇釋槐鳥

持塵

王妃

楚秋

重生:開局告白同桌小憨憨

白菜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