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章 致命弱點,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皇帝看完閩浙總督府的奏報之後,一個人待在乾清宮的書房之中,就那麼靜靜地坐著,不言不語,一坐就是半個多時辰。

這個情況可是把前來報送軍機處文件的沈廷揚嚇得不輕,以為皇帝這是憂慮過重所致。

但是眼看著乾清宮裡的總管太監王承恩垂手侍立,不言不動,沈廷揚也不敢出聲,唯恐打斷了皇帝的思路。

沈廷揚正在焦慮之間,突然看見,皇帝陛下把一直拿在手中的扔在了面前的書案上,藉著這個機會連忙說道:“陛下不必過於憂慮,荷蘭紅毛夷在東番島上人數不過千餘,如今之所以能夠橫行無忌,只是憑著手中的火槍,遠勝於東番島土番罷了。若是遇上了我大明官軍,未必能佔得了什麼好處。”

沈廷揚這話說的倒是沒錯,不過他卻誤會了眼前的皇帝。

崇禎皇帝擔心的不是荷蘭人,他所擔心的是鄭芝龍。

好在此時他已經想明白了其中許多之前沒有來得及好好梳理的事情,

如今想清楚之後,他對東南沿海的穩定並不擔心。

包括對於東番島上的荷蘭人、西班牙人,他都不怎麼擔心。

正如沈廷揚所說的,荷蘭人或者西班牙人再怎麼船堅炮利、火器精良,他們對於臺南的統治或者說殖民,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人口。

十七世紀的荷蘭,雖然殖民地眾多,海上力量強大,號稱“海上馬車伕”,但是其整個國家的全部人口,加起來也不過才一百五十多萬人而已。

西班牙的海上勢力,到如今雖然依舊十分強大,但是此時他們在菲律賓的駐軍,全部加起來也從來沒有超過三千之數。

這個年代,敢於跟著荷蘭人或者西班牙人的海軍艦隊,前往東南亞開展殖民地貿易的人,多數都是一些商人和冒險家,很少有普通的荷蘭或者西班牙國民,來到遠在半個地球之外的歐亞大陸這一端海島上的殖民地定居。

所以在人口問題上,再給他們三十年,他們也沒有辦法與大明競爭。

就拿佔據臺南的荷蘭人來說吧,天啟四年在澎湖列島海面上戰敗之後,荷蘭艦隊的首領桑克船長帶領剩下的幾條船,以及剩下的五百餘人跑到了臺南。

因為南居益率領的船隊在海戰中也蒙受了不小的損失,所以沒有追擊,後來也預設了荷蘭人盤踞臺南的事實。

但是受荷蘭東印度公司委派,來到東南亞與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爭奪香料群島殖民地的荷蘭人,一共也沒有多少軍隊,而且這些軍隊幾乎全都是僱傭兵。

這也是荷蘭人的傳統,說起來是全面皆兵,但實際上整個國家根本沒有常備軍,每到作戰的時候,都是從國民之中以高薪臨時徵召。

十七世紀的荷蘭已經是一個共和國了,商業發達,非常富裕,所以想要到全世界的殖民地去冒險的人並不多,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在北美洲的殖民地後來被新崛起的英國人搶奪走的原因。

因為沒有多少真正的荷蘭公民,願意從富裕的本土遷移到遠在世界另一端的蠻荒殖民地去安居。

根據後世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記錄,直到公元一六三五年,也即是大明崇禎八年的時候,荷蘭人在臺南地區的全部駐兵加起來,才只有區區四百七十五人,連帶上荷蘭東印度公司動員前來進行殖民掠奪的武裝商民,有記錄的也不過才區區一千多人。

就荷蘭人這個人口規模,想跟如今的大明爭奪對臺灣的控制權,純屬是痴心妄想!

此時,崇禎皇帝聽見沈廷揚所說的話,看著他微微點了點頭。

沈廷揚見狀,

知皇帝認可方才所說的一番話,因此接著說道:“微臣祖輩世居崇明,父執輩親友多以京營海貿海運為業。微臣年前曾得陛下恩典,回崇明老家過年,期間走訪拜見眾多親友,兄弟甥侄輩中多有出海前往東番者,是以對近來東番情形略有所知。

“今觀閩浙總督衙門督撫呈文,相互印證之下,更覺陛下去歲遷移閩浙災民,充實東番之決策英明睿智。

“萬曆中,泰西諸夷蹈海東來,因有海船之便捷、槍炮之犀利,往往只需幾條戰船,三五百人,數百杆槍,就能在南洋之地平滅一國。

“永樂至宣德年間,南洋之番邦數度前來我大明朝貢,如今卻音訊全無,以臣之見,皆因泰西諸夷之東來也。”

“然而泰西諸國與我大明相比,雖則船堅炮利更在我大明水師之上,但卻有著一個致命的不足之處。”

崇禎皇帝看著這位三十六歲的武英殿中書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之大院來了個大美人

眉夭夭

我在後宮當社交悍匪

逐逐逐月

放下教鞭執什麼鞭

不詳

老子三分魅,演到你流淚

我孟浪了

表妹不聽話

一捧月

我真的不想穿越呀

胸中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