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五三章 講武堂裡,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近衛軍潞河灣大營距離同樣在城北的講武堂並不遠,一行人在鋪滿厚厚積雪的路上,走了約莫半個時辰,刻著皇明忠義講武堂七個金色大字的石牌樓,就進入了皇帝的眼中。

過了石牌坊,崇禎皇帝在講武堂大門之前下了馬車,與迎候的茅元儀等講武堂主要官員們一一見了面,然後在眾人簇擁之下,進了講武堂的大門。

過了二門之後,眼前頓時開闊起來,正是之前在此授予軍旗並校閱第一期學員的大操場。

此時,操場及四周道路上的積雪已被清掃乾淨,而草場的中央,一面龍飛鳳舞的巨幅紅旗在迎風飄揚。

旗幟下面則肅立著講武堂成立之後的第二批集中進入的學員,也正是崇禎元年恩科武舉錄取的二百名武進士們。

三個月煉獄般的講武堂生涯,讓這些一直只注重個人武藝的武進士們,成功地脫胎換骨,已經有了一種沙場武將的那種威嚴氣概。

這些人肅立在一起,已經不再是一個個單獨的個體了,他們站在一起,渾然天cd成了這個整體的一部分。

崇禎皇帝登上大旗之下的那座校閱臺,然後看著下面二百名武進士隨後進行的佇列會操。

這是軍機處事先就給講武堂定下的科目。

茅元儀、孟喬芳等講武堂官員,包括在這些武進士中最有威望的閻應元,聽聞崇禎皇帝要再來通州講武堂看看,都希望能夠好好地給皇帝展示一下三個月訓練下來的成果,所以安排的科目很多,比如長槍方陣、火槍三段擊、弓馬騎射,以及火炮裝填瞄準,等等。

但是,拿到講武堂計劃的崇禎皇帝,只保留了最基本的科目,那就是佇列會操。

看著二百名武進士,宛如一個整體,聽著各自隊官的號令,所有動作整齊劃一,乾脆利索地行進在校閱臺下的操場上,按照不同的號令,轉換著各種步伐,沒有一點瑕疵,崇禎皇帝的心中高興萬分。

他最擔心的就是這些武進士身上那種類似草莽遊俠爭強好勝、爭勇鬥狠的個性,他想讓他們知道,大明官軍必須是一支紀律森嚴、整齊劃一的軍隊,既不能懦弱,也不能逞強。

歷史上,王來聘這個武狀元,在中了進士之後不久,被崇禎皇帝安排到了薊鎮任職副總兵,但是還沒有發揮出他應有的作用,就在一次作戰之中赤膊揮刀衝入敵陣而戰死。

這樣的死法雖然壯烈,但是作為一個武進士來說,徒逞匹夫之勇,卻是沒有頭腦的表現。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招錄而來的武進士,將來都是這麼個死法。

看完了武進士們的佇列會操,就在大操場上,崇禎皇帝親手一個個雕飾精美的圓形銅管,發放到列隊而前的二百名武進士手中,而那個銅管之中,卷放著的正是皇明忠義講武堂第二期學員的畢業文書憑證。

這些人將根據他們考中進士時的排名,以及結合講武堂畢業考核中的成績排名,由軍機處指導兵部進行統一安排。

當然了,皇帝親自選中並作出安排的人不在此列。

看完了武進士們的佇列會操,接受了他們每一個的參拜,並親手給他們發放了畢業的文憑證書之後,崇禎皇帝帶著眾人,就在講武堂的大食堂之中,與講武堂眾講官、教官以及這些今日才算正式畢業的武進士們,共進午飯。

這個年代的平頭百姓家,其實多數都還是一日二餐,午飯相對比較晚一點,所謂的過午不食,原本是這個意思。

但是如今像講武堂中,以及近衛軍的涿州大營和通州大營之中,一開始就執行的是一日三餐制度。

崇禎皇帝和兩位軍機大臣,照例還是分散到所有的學員餐桌上去,一方面瞭解學員,一方面也是拉近感情。

崇禎皇帝當然被安排到了閻應元等人那一桌就坐用餐,而這一桌上除了閻應元之外,恰好還坐著王公略和陳明遇。

原本歷史上明亡後堅守江陰八十來天、消滅滿清大軍數萬的江陰守軍三巨頭,如今全都在這張餐桌上聚齊了,聽他們介紹了自己,崇禎皇帝的心中真是感慨萬分。

歷史上這三人最終志同道合走在了一起,雖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卻真正做到了同年同月同日死。

王公略歷史上只是個武舉人,而陳明遇則是閻應元之後接任的典史。

如今這三人不僅都中了武進士,而且原本天南海北並不相知的三個人,到了講武堂中之後,居然很快就走到了一起,成了好哥們。

也許這就是歷史的慣性和他們的宿命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之大院來了個大美人

眉夭夭

我在後宮當社交悍匪

逐逐逐月

放下教鞭執什麼鞭

不詳

老子三分魅,演到你流淚

我孟浪了

表妹不聽話

一捧月

我真的不想穿越呀

胸中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