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五一章 成軍儀式,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軍第一鎮的整個編成,是崇禎皇帝與軍機處幾位大臣一起反覆商議研究之後,才確定下來的。

大明新軍將來要對陣的,主要是以騎射進攻為主的建虜或者蒙古軍隊,所以一首要考慮的應該是頂得住敵人的騎射進攻,然後再去考慮反擊或者追擊的事情。

那麼是不是就是說這個編成就沒有缺陷了呢?當然不是。至少如今這位崇禎皇帝不認為現在的編成就是完美的。

新軍第一鎮的編成之中缺少戚家軍鴛鴦陣之中的藤牌手。

藤牌手是的裝備是一把小戚刀,一個大藤牌,其中藤牌的作用主要是用來防禦敵人的弓箭的。

這一點,崇禎皇帝考慮到了,其他幾個軍機大臣也提出來了,但是最終皇帝本人還是放棄了藤牌手的編制。

一個理由是,要想讓藤牌手真正起到保護長槍方陣以及火槍手的作用,那麼就得編制大量的藤牌手,至少兩個營以上。

這樣一來,新軍第一鎮就會攻守失衡,完全成了一個被動防守的隊伍了。

第二個理由是,比較輕便的藤牌,其防禦效果對倭寇的弓箭短弓來說是夠了,但是對於建虜重騎以及步兵長弓手、弩手的射擊來說,其防禦力卻是不夠的。

再者說,當年戚繼光編制藤牌手的原因,與其使用毛竹狼筅的原因,是一樣的,就是比較缺錢,而藤牌和毛竹製造的狼筅造價十分低廉,容易獲得。

若是能夠批次裝備冷鍛甲或者鐵質板甲,相信戚繼光也不會在鴛鴦陣中特意編制幾個藤牌手了。

如今的這位崇禎皇帝,與歷史上那位相比,最大的一點不同,就是他並不缺錢,即位之初的抄閹黨、抄鹽商,到後來抄德王福王,以及最近又抄了京師勳貴中最有錢的二十餘家公侯伯府,皇帝的內庫裡有著前所未有的存銀。

加上京師的鑄幣總廠以及南京、洛陽的鑄幣分廠,每鑄造一塊崇禎銀元,就能得到其中兩成的利潤。

同時又有開中法厲行之後,鹽課收入的增長,等等,如今的戶部太倉與皇帝內府,情況要比歷史上的同一時期好得多了。

而遵化白冶城鐵廠的不斷擴大生產,鋼鐵的產量也已經不再是問題了。

利用水力和畜力軋製和鍛造出來的鐵質或者鋼製板甲,足夠防護胸腹和後背之用了。

而崇禎皇帝命令武備院軍器局督造的環簷鐵笠盔,也特意加大了環簷的寬度。

既有點類似打擊樂器中的鈸,又有點類似後世飛碟形狀的環簷鐵笠盔,戴在頭上就像是頂著一個小型的圓盾,也已經有了比以前更好的防禦效果。

當地人弓箭手覆蓋射擊的時候,頭戴環簷鐵笠盔,身披鐵質板甲的新軍士卒,只要及時低頭,就能夠有效遮擋面部、頭頸部和胸腹部,防禦敵軍遠端拋射的箭矢了。

當然了,作戰之中,想要抵擋敵人近距離的弓箭直射,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了,畢竟不管是長槍手、火槍手、狼筅手,都是沒有餘力再持一個巨盾來作戰的了。

至於刀盾手,只能在新軍第一鎮今後與友軍的作戰中,藉助於友軍的力量來獲得支援了。

崇禎皇帝一邊想著新軍的編成,一邊在大多文武大臣的陪同下,騎馬進入潞河灣新軍大營正中心的大校場。

大校場的中間,也就是整座大營大田字形的十字交匯處,那裡是一個用條石砌成的高大點將臺,點將臺上則樹立著兩根旗杆,高的那根旗杆上面,如今正迎風飄揚著象徵著大明軍隊、象徵著大明皇室的巨幅長方形龍飛鳳舞旗,而稍微矮了一尺的那根旗杆,則是光禿禿的。

這一次崇禎皇帝再來通州,並親赴新軍大營,就是想要親自為這個大明新軍第一鎮命名,併為之授予第一鎮獨有的旗幟。

根據事先的計劃,崇禎皇帝到了點將臺旁,翻身下馬,然後獨自走上高高的點將臺,看著眼前壯觀的場景。

凜冽寒風中,早就肅立在點將臺下方百步外大校場上的全體士卒,此時立刻全數單膝跪地,整齊高呼:“內衛京師、外備征戰,驅逐韃虜,振興中華!天佑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支軍隊是需要口號的,因為口號具有強大的洗腦作用。

而新軍第一鎮的這個口號,當然是如今這位崇禎皇帝親自定下的。

這個口號原本是京營的職能,或者說禁軍的職能,而如今的京營顯然早就不能勝任這個職能了,崇禎皇帝編練新軍的目的,就是要取代京營過去的地位,使這支新軍真正成為皇家禁軍。

聽到寒風中肅立的上萬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之大院來了個大美人

眉夭夭

我在後宮當社交悍匪

逐逐逐月

放下教鞭執什麼鞭

不詳

老子三分魅,演到你流淚

我孟浪了

表妹不聽話

一捧月

我真的不想穿越呀

胸中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