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五八章 開明君主,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之所以心心念念地希望武備院搞出口徑大、射程遠而且重量還要輕的火炮,是因為他不光惦記著眼前的這些敵人,而且還惦記著將來的敵人。

至於眼前的敵人,就拿眼前已有的實力來說,若是能夠全力以赴,撲滅西北的流賊,問題並不大。

即便是東北關外的建虜後金國,按照眼前的勢頭,再埋頭髮展幾年,消滅它們也不是什麼難題。

問題是,消滅了這些敵人之後,即將到來的敵人卻更為兇惡,比如羅剎人,二十年後就會出現在黑龍江北岸。

到了那時候,大明朝眼前的軍備水平,就不是那個貪得無厭的羅剎國的對手了。

落後就要捱打,這話真的是一點也沒錯。

而要保持不落後,那就必須始終保持進取心。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不斷地給武備院賦予任務、施加壓力,就是要讓他們始終保持進取心。

歷史上崇禎十五年,黃臺吉率領大軍圍困松山半年之久,而最終之所以能夠攻陷松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滿清軍隊之中也鑄成了重達四千多斤的紅夷大炮,並且把紅夷大炮千辛萬苦地運送到了松山城外。

而原本歷史上的松山城,又沒有像現在這樣修築前出城外的稜堡,所以當建虜的數十門紅夷大炮運到戰場之上兩天後,松山城就被攻陷了。

已經巍然屹立數十年之久的寧錦防線也就此失守,從此,建虜距離大明的京師,就只剩下了一個吳三桂把守的山海關。

這一戰中,建虜最大的憑藉,就是把重型紅夷大炮用於攻破堅城。

然而僅僅數十年後,當滿清八旗軍與更加遙遠的北方南下的羅剎人相遇時,數千人乃至近萬人圍攻一個小小的雅克薩城,卻久攻不下,而城中的羅剎人不過才數百個而已。

其中的原因就在於,滿清入關之後考慮到火器威力太大,而漢人人口又太多,所以不敢發展和推廣火器,仍然堅守騎射乃滿洲根本的老路,禁燬了大部分野戰火器,只在險關要隘之上部署了城防型的紅夷大炮,而且火炮的鑄造水平也是急劇下降,越來越笨重不說,威力還越來越小了。

雖然入關才短短几十年,面對羅剎人為數不多的十二磅炮,居然毫無辦法。

眼下這位崇禎皇帝如今想要極力避免的,正是這種軍事技術上的不思進取與停滯不前。

後來的滿清皇帝們到底在擔心些什麼,他心裡一清二楚,所謂的滿漢一家不過是說說罷了,滿洲貴族從來沒有把漢人當成一家人,而這一點也是明亡兩百年後中華民族悲劇的根源所在。

當滿清的皇帝們像防賊一樣防著漢人百姓,防著漢軍以及綠營的時候,怎麼可能會把先進的火器裝備給這些歸根結底是漢人的軍隊呢?

不管是滿清的康熙皇帝,還是乾隆皇帝,他們當然都是知道西洋火器之犀利的,因為他們本人都收藏了不少當時十分先進的燧發火槍。

這些滿清皇帝到承德避暑山莊的圍場打獵的時候,常常一天能打死上百頭甚至幾百頭鹿或者兔子,靠的根本不是他們自我誇耀的什麼騎射本事。

因為他們所依賴的,正是西方殖民國家作為禮物送給他們的各種先進燧發火槍,所以他們當然知道,這些火槍比之軍隊裝備的繼承自明朝的那些火繩槍要厲害得多了。

如果他們能夠像明朝的那些被他們說得像豬一樣的皇帝們那樣,讓民間或者朝廷的能工巧匠進行仿製,然後裝備軍隊,那麼就不會有後來的華夏悲歌。

這還不光是野蠻愚昧的問題,因為這些滿清皇帝幾乎完全就是出於私心,出於保住滿清江山的考慮,而刻意地在阻止西方先進火器在中華大地上的普及,刻意地在推行愚民政策。

因為他們知道,一旦普及先進火器,或者只是普及有關先進火器的知識,他們這些通古斯異種向來誇耀的所謂滿洲騎射,屁都不是。

世界上首先造出了連珠銃的火器天才戴梓在康熙年間的遭遇,就典型地說明了這一點。

而在這個問題上,崇禎皇帝卻是完全不在意的,明朝之前的其他皇帝,也很少在這個問題上有私心的。

其一,明朝政權法統的確立,是在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基礎上確立起來的,歷代王朝得天下之正當,還沒有比得過明朝的。

其二,也是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朱元璋是個漢人,所謂的淮西布衣出身,所以明朝的皇帝們在種族問題或者民族問題上,他們沒有滿清皇帝那樣狹隘,有那麼多基於種族或者民族身份的私心雜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刀神鳳舞

章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