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章 一半一半,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個大臣聽完皇帝的這番話之後,相互之間彼此看看,都知道了對方心中的想法。
眼前這位少年老成的皇帝向來心思縝密,他們這些在仕途之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臣,也常常感到有時候跟不上皇帝的思路。
不過皇帝的這番話,他們聽得十分明白。
歷來革故鼎新,最怕的就是喜新厭舊,將過去千百年潛移默化形成的老規矩一筆抹殺。
這樣做不僅危險,而且也不對。
朝廷之上的很多做法,很多陳規慣例,既然存在了幾百年,那就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不能打著革故鼎新的旗號,不考慮後果,說廢止就廢止。
崇禎皇帝靜靜地等待著幾位重臣表態,而這幾位重臣也在各自的心中咀嚼著皇帝剛剛所說過的話。
經過一年多來的接觸、觀察和了解,
從內閣首輔李國到戶部尚書畢自嚴,這幾個朝廷重臣都已經揣摩到了當今皇帝治國理政的大體思路。
雖然皇帝本人從來沒有打出過革故鼎新,行新法,施新政的旗號,但是每一步其實都是在推行新政。
只不過眼前這個皇帝雖然年紀輕輕,但卻十分懂得人情世故,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沒有把握的時候,從來不去挑戰朝廷既有的祖宗制度和規矩。
甚至有的時候,還能夠利用皇明祖訓,老瓶子裡裝新酒,穿著舊鞋走新路。
對於這一點,李國、徐光啟、孫承宗等人都看得十分清楚,只不過皇帝的很多做法都是他們所樂見其成的,因此有的時候也就揣著明白裝糊塗,皇帝說怎麼辦,那就怎麼辦,沒有必要去戳穿。
畢竟皇帝的這些作為確確實實是走在了富國強兵的正確道路上。
這一次設立南北榷政使司也是這樣,新的榷政使司必然要分掉戶部的權力,但是皇帝將新設的榷政使司放到了戶部,戶部還有什麼理由不同意。
包括戶部職權內的那些分管各省財政事務的清吏司,也沒有理由出來掣肘或者製造障礙,畢竟新的榷政使司沒有分割他們任何的職權。
至於內閣和軍機處,那就更不用說了,朝廷的財政問題得到某種程度的緩解,絕對是他們喜聞樂見的。
此時此刻,見皇帝正等待著自己這幾位大臣的表態,孫承宗於是首先說道:“前宋制度,距今過於久遠,陛下所說,臣等回去之後自當認真揣摩。只是陛下所說南北榷政使司,關乎開海成敗,關乎朝廷財源,職權十分重大,如今陛下既已明確蘇茂相以南京戶部尚書之職兼任南榷政使,那麼京師這邊的北榷政使,陛下可有人選?”
孫承宗說完這個話,其他幾位大臣也都看著皇帝。
畢竟這些新設的衙門,說到底還是要由現在朝堂上的這些大臣們去幹。
如今要不要這麼幹的問題已經沒有什麼討論的餘地了,剩下來的就是誰去幹的問題。
對於如今的內閣和軍機處諸臣來說,這個問題比要不要這麼幹更加重要。
眼前的皇帝權威日重,已經不是登基之初那個事事都要請教,事事都要與重臣們商議而行的年輕天子了。
聽了孫承宗的問題,崇禎皇帝想了想,說道:“蘇茂相兼任南榷政使的問題,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南京遠離朝堂,而蘇茂相坐鎮南京厲行開海大政,沒有足夠的權威,這個事情推行起來就會有各種掣肘。
“至於京師這邊,就在朕和諸位愛卿的眼皮子下面,倒是不需要由如今的朝廷重臣來擔綱。以朕看,這個人選的問題,自然還是由戶部來出,最好是侍郎一級的大臣。”
此時坐在文華殿中的這幾個人一聽之下,心裡自然也就有了數。
因為戶部侍郎以上的官員,
就那麼幾個了。
南居益升任直隸總督之後,畢懋良以戶部侍郎身份兼任戶部倉場總督,而劉彝鼎升任戶部侍郎並提督戶部寶源總局兼京師鑄幣總廠,剩下的人選就只有一個了。
這個人就是王家禎。
年初之時,蘇茂相被皇帝派去了南京,擔任南京戶部尚書,專門負責南直隸、浙江和閩、粵四地的開海、設港、通商等事務,所以京師這邊的戶部侍郎王家禎總算是熬出了頭,在內閣首輔李國和戶部尚書畢自肅的推薦之下,接替蘇茂相,成為了戶部新任的左侍郎。
歷史上,蘇茂相因為有閹黨嫌疑,所以在崇禎皇帝即位之初,就被東林黨人競相彈劾,很快就被免了官,王家禎隨即成為戶部左侍郎。
緊接著到了崇禎元年七月,寧遠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