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四七章 駐節城隍,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潞安府城所在的地方,古稱上黨,從戰國時代以來,就已經是晉東南非常重要的一處戰略要地了。
軍機大臣李邦華一行人浩浩蕩蕩地來到潞安府城之後,根據山西兵備副使袁繼鹹、潞安知府郭景松等人的事先安排,很快就在潞安府的城隍廟裡設立了臨時的欽定山西剿賊督師行轅。
李邦華是內閣閣臣兼軍機大臣,又是欽命的山西剿賊督師,別說是在此時的潞安府了,就是在目前整個山西境內,他都是最大的朝廷命官,自然不能安排在城外紮營住宿。
然而,這個年代的潞安府城之中,有點規模、像點樣子的建築群落卻是不多,除了沈王府以外,就數這個城隍廟是層次最高、規模最大,足以用來臨時當作督師行轅的地方了。
城隍雖說根子上屬於道教的神仙,但是城隍廟卻又不同於一般的道觀,
除了每年本地稱城隍的生日當天,要請道士做法祭祀城隍,或者遇上大旱,官員們到此舉行祈雨儀式以外,剩下的其他時候,並無常駐的道士或者其他閒雜人等。
而有的地方城隍廟,還常常被當做官府的便宜館舍,供給來往商旅和遊學士子住宿,當然了很多時候,也會被收容安置流民乞丐的公共場所。
古代的城隍神,也分三六九等,有的是王,有的是公,有的是侯伯,也有的品秩更低。
而一個地方城隍神品秩的高低,決定著這個地方的城隍廟按照什麼樣的規格來修建。
與一般地方的城隍廟不同,潞安府的這所城隍廟恰好規格就很高,因此它的規模也就很大。
即便是到了將近四百年以後的後世,這個潞安府的城隍廟也仍然有著前後四進院落的格局,每進院落的正房都是面開七間,而且全都建有東西兩廂,尤其前院、後院十分寬大,足以作為礦營中軍駐兵之所。
明太祖朱元璋青少年時期,做了好幾年的遊方和尚,在兩淮之地四處流浪的時候,夜裡無處容身之時,常常以各地城隍廟為家。
後來當了皇帝,想起了這檔子陳年往事,心裡頗為感恩,因此,下令在全國各地大肆興建城隍廟,以酬謝各地城隍之恩。
所以有明一代,頗為看重城隍。
不過,如今在大明朝的閣老兼軍機大臣李邦華面前,即便是潞安府城隍被追封的品秩再高,也得暫時委屈一下,讓讓地方了。
就這樣,崇禎二年三月十六日,在率軍離開京師一月有餘之後,李邦華帶著自己的人馬,進駐了潞安府的城隍廟,領著一個文武官員,祭拜了城隍神之後,將督師行轅設在了這裡。
而盧象升的天雄營,在袁繼鹹、郭景松等人的事先佈置下,駐紮在了潞安府西門五里外的龍泉寺,以及附近的龍泉鎮上。
三月二十一日辰時,潞安府城隍廟內綠樹紅花、陽光明媚,這個時空之中最傑出的幾個軍政幹才,比如軍機大臣剿賊督師李邦華、陝西巡撫洪承疇、延綏巡撫孫傳庭,以及山西巡撫張曉、山西總兵王國樑等人,濟濟一堂城,端坐議事。
而此時此刻的城隍廟前自然也是前所未有的戒備森嚴。
就在昨天,在限定的時間之內,
這個時空之中提前了數年首次雲集山西的大人物們,終於全都趕到了。
這些人之間,多數之前都見過面,有的還是朋友,即便是相互之間未曾謀面,也都聽說過對方的大名。
這些人中,年過午五十的山西巡撫張曉,比起洪承疇、孫傳庭這兩個還不到四十歲的“年輕人”來說,算是一個老資格的巡撫了。
然而,此時此刻,比起這兩人來說,陝西巡撫張曉卻並沒有更多的話語權,因為人家帶兵來山西,按理說,可是給他這個山西巡撫幫忙來了。
若是他這個山西巡撫能夠獨立自主地把自己轄區的事情搞定,那他也能挺直腰板說話,不過如今這個情況,張曉說起話來的底氣自然也就不那麼足了。
所以除了首先向軍機大臣剿賊督師李邦華彙報了山西的軍情民情特別是災情以後,基本上就是聽別人議論進剿方略了。
而洪承疇、孫傳庭二人帶著麾下中軍頭天趕到潞安府後,也都分別拜見了督師李邦華,與李邦華、盧象升兩人的擔憂不同,這兩人都在陝西見識過更糟糕的情況,而且也都帶著軍隊與流賊打過仗,而且每戰皆捷。
李邦華、盧象升擔心這些流賊裹挾著大量百姓在呂梁山中紮下根來,搞得整個剿匪戰事拖延下去,靡費錢糧太多。
但是,洪承疇和孫傳庭二人,卻一點都不擔心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