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增補閣臣,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傳教士入職欽天監,還提到了幾個西洋傳教士希望入宮覲見皇帝的事情。

看著徐光啟最後忐忑的神情,朱大明很快就打消了他的疑慮,對他說道:“農事院採購土豆、甘薯、玉米良種,在北方推廣種植等有關事宜,由愛卿全權負責,需要朕出面協調內閣、軍機處或者六部其他衙門的,愛卿儘管開口。愛卿所為乃利國利民之事,朕自會全力支援。至於愛卿所說西洋傳教士之事,若其果有真才實學,朕沒有不用之理。欽天監如今歸卿掌管,卿可列出名單,需要授予何種職務,朕自然不會吝嗇。至於入宮覲見之事,卿為禮部尚書,只要合乎禮節,卿可預作安排。”

說完這些,朱大明頓了頓,又說道:“今日文華殿議事,朕與內閣議定增補閣臣兩員,首輔與次輔皆向朕推薦愛卿,朕也很是贊同,只是不知愛卿意下如何?”

聽到皇帝提起文華殿議定增補閣臣兩員的時候,徐光啟已經有了預感,因為皇帝不會無緣無故跟他說這些,表面上雖然依舊雲淡風輕,但內心深處其實早已不再淡定了。帝制時代,能夠入閣拜相,是每個文臣夢寐以求的人生理想,所讀聖賢書、所學文武藝全都是為了這一天啊。

徐光啟雖然學通中西,但儒家的底色還是改變不了的,聽了皇帝最後的問話,已是略微有些激動了,起身離座,躬身說道:“臣無異議。能為聖天子拔擢,臣不勝榮幸。”

朱大明就擔心明末這些大臣發什麼文人脾氣,明明心裡想做,嘴上非說不要,還得皇帝三顧茅廬三番五次勸說,好像不這樣就顯不出皇帝的重視及其自身的品行一樣。還好,朱大明雖在史書上看了不少這樣的事例,但現實中還沒有遇到這種人。

徐光啟顯然也不是這種人。朱大明請徐光啟重新坐下,然後又說了一會孫元化聯絡西洋傳教士湯若望以及遣人赴濠鏡澳購買葡萄牙人火槍火炮的事情。

孫元化受領任務以後,第一時間聯絡的人就是徐光啟,並透過徐光啟聯絡上了湯若望,因為湯若望遠在西安傳教,一時也趕不過來,所以徐光啟就為孫元化牽線搭橋,聯絡上了目前在京津地區傳教的耶穌會士首腦龍華民,龍華民非常積極,很快就派遣自己的助手,耶穌會教士羅如望、熊三拔,與孫元化會面,最後由羅如望陪同孫元化二子孫和鼎、孫和鬥,帶領錦衣衛人員及火器局工匠,迅速南下,蒐購火槍火炮以及葡萄牙槍手炮手和工匠等技術人員。

而略懂鐵礦開採冶煉及西洋火炮鑄造的熊三拔,則作為孫元化的助手,在遵化、遷安、豐潤、開平等地一帶勘探鐵礦和煤礦,最終還是選擇在水陸交通都很方便的通州籌建新的槍炮鑄造廠。透過軍機處報告給皇帝后,皇帝當即同意,再次撥銀三十萬兩建設新址,並令其將京師城內王恭廠的火藥庫和火器局,及其工匠技師兩千餘人,全都搬遷到通州新廠。

因為徐光啟精通西洋火炮等學問,而且孫元化又是徐光啟的同鄉兼親傳弟子,所以徐光啟到通州之後,朱大明就令孫元化多向徐光啟請教,並令徐光啟就近指導。徐光啟對於把槍炮鑄造廠建在通州並不是很滿意,他想建在遵化,畢竟那裡邊地都是鐵礦、煤礦,還有茂密的森林可做木炭鍊鋼,但朱大明在孫元化的報告上還是批准同意建在通州。

不光是考慮通州水陸交通發達,還有一個不能說出口的重要原因,就是歷史上崇禎二年的時候,遵化被帶領的建虜軍隊攻陷,財物人口殺擄一空,將西式火槍火炮鑄造廠建在那裡不安全。

另外,建在通州也有通州的好處,前來北直隸屯墾的流民,多數都要先到通州應募,有不少未及應募,就被孫元化以工代賑招到了槍炮廠的新址工地,如今孫元化正帶領著原來火藥廠火器局的工匠技師和上千名以工代賑僱來的青壯民夫熱火朝天地搭建工舍廠房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尊之我不該被柴刀

妖刀居合

給深港風月

一雙鯉

BOSS心尖寵:小寶貝,超兇噠!

洛萬萬

藍桉已遇釋槐鳥

持塵

王妃

楚秋

重生:開局告白同桌小憨憨

白菜不是我